而抄方則是患者不經醫師指導,自覺服藥後效果不錯,或是認為“中藥起效慢”,還需要繼續服藥才能見效,從而自行決定照服前藥。很多病患者一個方子認為有效,以後懶得再排隊就診,而是掛個普通號或找個熟悉的醫生,徑直去抄方,有時候一個方子一吃就是半年,這樣抄方是一種很不好習慣。
秦書凱問,為什麼?我看沒什麼兩樣嗎?反正能治病就行了,為什麼就不能抄方呢?
馮雯雯,簡言之,抄方之弊有四:一是增加用藥風險。很多人以為中藥是無毒的,其實不然。早在《周禮》中就指出:藥物各有偏性。雖然中藥與西藥相比副作用較,但中藥也是由各種化合物組成的,如果沒有醫生的指導,長期連續服用相同的藥物,就有蓄積中毒的危險。
很多人可能聽過龍膽瀉肝丸事件,龍膽瀉肝丸作為一種傳統的清熱類中成藥,被廣泛用於內科、外科、婦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等,效果顯著,許多反複發病的患者,一吃就好。由於是非處方藥,不僅醫院的醫生大量處方應用,市井百姓平時“上火”,也經常自行到藥房購買服用。由於龍膽瀉肝丸中含有關木通,此藥含馬兜鈴酸,有腎毒性。患者長期服用後,可以出現腎衰竭,導致尿毒症。
二是降低藥物療效。中醫的最大特色就是辨證論治,就是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處方的調整,也就是現在常的個體化治療。比如這個副主任和成廳長,誰兩個人的糖尿病是一樣呢?病因不同,發病時間不同,醫生辨證不同,用藥又怎麼可能一樣呢?不經醫生指導隨意抄方,使中醫藥不能發揮自己的長處,病人節約了一點兒候診時間,但在其後的幾或幾周內,可能服用的都不是最合適的藥物。這實際是主動放棄享受中草藥靈活多變,因人製宜的特長,結果看了中醫,病人卻不能從中受益,而且還造成了藥材浪費。
三是助長錯誤認知。一般來,患者對中醫學了解不多,以為中醫藥也是一種病對應一種藥,反複要求醫生照方抓藥。實際上,對患相同疾病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狀況下,中醫會開出不同的藥物,決非一藥對一病那麼簡單。與其盲目抄方,真的還不如不吃藥。
馮雯雯洋洋灑灑的了一大篇,直把秦書凱的頭都大了,他見馮雯雯似乎還意猶未盡的想要繼續給自己上課,趕緊阻止,算了,你也別了,你的再多我也聽不明白,你還是簡單明了的告訴我,現在到底該怎麼辦吧?
馮雯雯,很簡單,立即停藥,找醫生看過之後再。
秦書凱本想,那就麻煩你再跑一趟省城吧。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改成了,行了,我明白了,我馬上把你的意見通過徐主任轉告給成廳長。
馮雯雯聽了這話,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樣子,秦書凱,真是對不起,我這人總是好心辦壞事,上次幫那個侯豔紅弄進事業單位,就害你煩心,這次又給你添麻煩了是不是?
秦書凱見她一副慚愧模樣,趕緊勸慰,咱們兄妹之間,這麼客氣幹什麼,你還不是為了幫我一把,我要是心裏責怪你,那豈不是分不清好歹了。
馮雯雯見秦書凱的確沒有責怪自己的意思,心裏也放心了不好,笑嘻嘻的,行了,有你這句話,我可是寬心多了。
看著馮雯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秦書凱猛然有一種感覺,馮雯雯這個人對自己來,不定還真是個寶,沒有她,自己也拉不上成廳長的關係,很可能以後因為她的緣故,自己還有可能拉上更多的關係,隻是到底怎麼樣,才能控製住她聽自己的使喚,這樣自己才有可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