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新皇登基,北方契丹休兵,各方勢力的目光都轉向了戰亂之中的大理,中原武林也難得地平靜了數月。
莫樓這些時日一直呆在曼陀山莊,偶爾會給下屬們上上課,卻也隻是為了打發時間而已。
李青籮最近表現卻有些奇怪。有時候會躲在遠處的花叢中,呆呆看著莫樓,眼神中頗有些古怪意味。
更多的時候,卻分明是心不在焉。
莫樓知道她體內有無崖子近七十年內力,這幾日在自己的幫助下,她已盡數吸收融合完畢,功力漸精之下,也許已逐漸擺脫了自己道心種魔大法的精神暗示。
隻是,她既已看破,為何卻不明?
“青蘿,又躲在花叢中做什麼呢?”莫樓端坐院中亭台,側身朝花叢中問道。
彼時正值黃昏,成片的曼陀羅花在夕陽映照下熠熠生輝,映襯花中女子,加上太湖潮濕,薄霧漸起,給人如夢似幻之感。
李青籮“呀”了一聲,從花叢中走出來,一襲黃衫伴著婀娜的步伐迎了過來,“義父,我來叫你用晚膳的。”
她功力漸深,加上逍遙派功法本就自帶養顏之效,原本端莊卻過於棱角分明的五官變的秀氣柔美了,臉上有了種成熟豐潤的氣質,眉目間特別有韻味。
“又是一過去了麼,時間可真快。”莫樓帶著令人目眩神迷的微笑,點頭道:“那便一起過去吧。”
李青籮“嗯”了一聲,如往常一般環住莫樓的手臂,臉上一閃而逝的紅潤卻無人看到。
喬峰離開已有半月,為了能及時得到大理的最新情報,莫樓除派出了出塵子外,又著狼子、獅鼻子等人前往前線接應。
以喬峰的能力,平大理之亂當然綽綽有餘,但如何能讓他甘心留在雲南,便要看自己這幾個徒弟,是否能各盡其能了。
話分兩頭,在鳩摩智的幫助之下,喬峰帶著十萬部曲借道吐蕃,直奔雲南,一入大理地界,便滿眼全是戰亂滋生的災民。
大理本就已連年大旱,糧食欠收,今年儲君連著鎮南王接連喪命,兩場國葬下來,已是勞民傷財。更何況高升泰叛亂,災荒之地又變成了戰場,百姓更加苦不堪言。
莫樓當初雖什麼黎庶凋敝百姓水火,但也隻是隨口一猜測居多,不想還真一語成讖了。
如今數十萬計的災民紛紛逃離家園,有的往北去往大宋,有的往西逃往吐蕃。大理動亂並非毫無征兆,但凡有些門路的官家富戶,早就聽到風聲,前往周邊各國避禍了。此時才開始逃難的,基本都是拖家帶口又難以遷徙的普通百姓。
親眼目睹幾十萬人浩浩蕩蕩逃難的景象,災民一個個麵黃肌瘦,扶老攜幼,拖兒帶女,一路之上,婦孺啼哭之聲不絕於耳。喬峰心中悲痛,更感愧疚,對左右兩騎道:“哎,初來大理,感覺此地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簡直如世外桃源一般,不想短短數月,竟變成如此光景。此皆蕭峰之罪也!”
“大理國亂,與大王有何關係?”一騎問道。
喬峰苦笑一聲,向他解釋了一番自己錯殺段正淳之事。
那騎士朗聲道:“原來此種還有這般內情,大王敢作敢當,真英雄也。無論您做出什麼決定,我等勇士都誓死跟隨,絕無二話!”
“誓死跟隨,絕無二話!”
身後部隊轟然響應,氣勢滔。
逃難的災民也終於注意到了這支來勢洶洶的軍隊,紛紛躲到路旁,低眉順目,大氣不敢喘,生怕被抓了壯丁。更不敢逃跑,這種情況下敢跑,不光糧食被搶,命肯定不保。
正在眾人惶惶之時,忽然人群中有人大叫一聲,驚喜道:“前方領頭者可是丐幫前任幫主,現任大遼南院大王——蕭大王?”
“蕭大王?仁義無雙北喬峰,他竟然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