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落戶(1 / 2)

一片恭維聲中,陶村長得知了眾乞丐的來意,心裏話,對於這幾個勤勞的孩子,陶村長是打心底裏喜歡,但想要落戶疙瘩村,並沒有這些孩子們想的那麼容易。

中原大地的戶籍製度,從秦朝便已開始,當時叫“什伍連坐”,五家為伍,十家為什,一家犯罪其餘各家均應告發,否則同罪,到了唐朝,戶籍製度逐漸完善,宋朝的時候,因為人口經濟迅速發展,戶籍劃分各家詳細,按有無土地,分為主戶、客戶,並按土地多少,分派勞役、賦稅等等。

好在沈潤一行人出生在元朝末期,這時的元朝,雖然戶籍登記包括了男女老少,但戶類、戶等分類極其混亂,這給了一眾乞丐鑽空子的機會,在加上元朝末期,官僚腐敗,隻要給錢,這群乞丐便能落戶疙瘩村,可關鍵是,這群乞丐哪裏來的錢?

猶豫片刻,陶村長還是將情況如實相告,拱拱手道:“並非老夫不願接納你們,秋收的時候,你們的表現,我都看在眼裏,都是好孩子,能吃苦,又善良,可你們想要落戶疙瘩村,得上頭點頭同意,可上頭那個,又是貪財的……”。

聽完陶老村長的話,眾人明白了,並非陶老村長不願意讓他們落戶,而是眾乞丐太窮,拿不出錢來,陶老村長也無能為力,看陶老村長話中的意思,恐怕把剩下的糧食全賣了,也不夠眾人落戶的。

一陣沉默過後,沈潤開口了:“陶爺爺,我們現在確實沒錢,要飯隻能勉強填飽肚子,真的拿不出錢來,您看這樣行不行,我們一行七人,不用全部上戶口,先給黑子哥和彩兒姐姐上上戶口,我們就暫住他家,這樣一來,孝敬上頭哪位的錢,就不用太多!”。

緩了口氣,沈潤又道:“當然,給黑子哥和彩兒姐上戶口的錢,我們也拿不出來,這就得麻煩您了,咱們做筆交易,您幫他二人落戶,我們幫您春種秋收,來補償您的付出。”,罷,沈潤伸出三個手指頭:“三年,幫你種三年地,怎麼樣?”。

沈潤完,陶村長心動了,疙瘩村數他家地多,足足60餘畝,兩個兒子都被征兵征走了,就靠他和大兒媳苦苦耕種,自己年紀大了力不從心,大兒媳又好吃懶做,不是個能吃苦的,如果沒人幫忙,家裏的地遲早要荒廢,要是這幫乞丐能幫襯自己三年?落戶的那點錢,還真不算啥!

陶老村長也是個痛快人,思考片刻,想通其中利弊,也不討價還價,直接點頭答應,對眾乞丐道:“我會盡力辦好這件事,你們回去等消息吧,一旦成了,我立刻通知徐先生,讓他告訴你們。”。

徐鴻川聽完,趕忙作揖,對老村長:“在您老麵前,我哪裏敢當先生啊,就是認識幾個字罷了,您這樣叫,子會折壽的!”。

陶老村長笑道:“你當然當的起,疙瘩村下一代要是都識字了,那疙瘩村的興旺發達,指日可待,這一切,都是你徐先生的功勞,不得,老夫兩眼一閉,下一任疙瘩村村長,就是你了,你可不要看不起自己!”。

陶老村長的話,讓唐黑子沈潤吃驚不已:“原來,徐鴻川在疙瘩村百姓心中地位如此之高?看來,有徐鴻川幫襯,自己這幫乞丐想融入疙瘩村這個大家庭,並非難事!”,一陣寒暄過後,眾人離開了陶老村長家。

沈潤今的話,真的讓唐黑子刮目相看了:“這子,隻有5歲,腦子咋轉得這麼快?”,對於落戶的事,唐黑子還有些不放心,便問沈潤道:“沈潤,你覺得陶村長能幫咱們落戶嗎?”。

沈潤聞言,笑道:“黑子哥放心,陶村長這麼大年紀了,能當疙瘩村村長,肯定有兩把刷子,不會胡亂許諾的,既然答應了咱們,那一定會盡全力辦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