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9章 建築智能打印機(1 / 2)

忙碌著日子過的就非常的快速,轉眼時間來到了12月25日上午,外國朋友在過聖誕節,但是楊得龍卻和黃絲綾來到了華夏建築的實驗工地,前幾天在這裏智能打印機已經組裝完畢,今天就等開機儀式過後進行工作了。

這個建築占地麵積達到了2.8萬平米,計劃建設高度800米,基本上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建築了,但是計劃工期隻有六個月,所有在場的人都很興奮,希望這個榮光能作為這輩子的記憶。

12個核心筒,計劃48台電梯在這些核心筒上運行,打印機分成兩層,上層就打印這些核心筒和電梯井內的設備固定構件,下層打印各層框架,框架上預留工廠化的預製構件。

常規建築發展到今天已經以核心筒加框架為主流了,核心筒主要分布有電梯和樓梯間,起到建築核心承重的功效,框架有混凝土和型鋼構件兩種,隔牆用的是混凝土泡沫磚或者大型玻璃隔斷,工廠化生產已經達到建築的20%左右。

但這次楊得龍搞得12核心筒都是鋼製結構,孔洞預留都是一次性完成,各個辦公或居住區因為人員行走會影響更小,為了疏散方便電梯的供電都是采用了雙回路供電係統,這個當然是在框架打印層下一層由機器人完成了。

人們要做的就是看著核心電腦工作和供應合金金屬粉末的工作,打印機上的測繪儀器會把建築垂直度等信息直接顯示在屏幕上,建築的實際進度會在電腦大屏幕上實時顯示的。

打印框架完成後,就會由核心筒內安裝的臨時工作電梯運輸安裝構件,如輕鋼牆材、玻璃幕牆,鋁合金構件及其他組件,由預製工廠的安裝隊組裝,基本上能做到同步進行,而不是像一般大廈最後由上而下進行裝飾。

至於宣布開始、剪裁這類出風頭的事情,楊得龍是沒有份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倒不是說華夏會這樣的,狙擊華夏發展的國家多得是。

要以米國人的算法,現在華夏人是米國人的5倍人口,而米國人消耗世界資源達到了1/3,那麼華夏人達到米國人的生活水平豈不是要消耗世界的5/3,那怎麼行,地球就這麼大,你最好不消耗,都讓我來得了。

“現在我宣布,華夏大廈正式開始進入施工!”SH市李市長戴了一個白色的安全帽,手拿話筒對著媒體的閃光燈陰陽頓挫的一通講話,最後宣布命名為華夏大廈的華夏最高樓開始進行建設。

楊得龍則坐在機房之中看著控製電腦傳回來的實時資料,平靜的不能自平靜,今天完了真要好好休息一下了,最近這個設備已經有8位院士掌握了設計理念,也達到了舉一反三的程度,相信下一個建築從設計到施工都是不成問題。

開完開工會的黃絲綾,看著沉靜的帥哥楊得龍,心中有點鳴不平,剛才李市長說這是科學院曾宏達領銜的專題組曆經15年才獲得的成就,並說一旦建設成功將授予曾宏達終身成就獎。

“師父,您覺得這公平嗎?”黃絲綾不管身後還有優雅大廈一起工作的各部門同事還在這裏。

“呃,什麼公平不公平?”楊得龍雙手飛快的調整著一些參數,畢竟這個大家夥各個噴頭都是理論計算速度,實際中怎麼樣還是要看看了,調整過後,今後這台智腦就會多一組數據進行類比自動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