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擁堵問題是個係統工程,目前路就這麼窄,這個基本上沒轍,通過地鐵拓展地下交通網,帶來的後患也是很多的,比如雨水多的地區容易形成倒灌現象,給後續管廊施工造成阻礙了,今後地下空間利用也是影響。
修高架影響更大,現在城市楊塵汙染與樓高、樓密有關外,與這個高架橋也有很大關係,車輛飛奔在高架之上,微塵可不是一星變點。
當然大的問題也不少,主要是城市改造了自然環境,城市的溫度普遍高於別的地方,局部的氣候條件改變就很大了,如低空過來的冷空氣在城市這就會形成雨水,熱空氣到這就會加速上升,說白了也是城市病。
研究了幾天,楊得龍準備先從減法入手,減什麼,當然是減少車子了,這個也很好理解,周六周日城市的人大多窩在家裏或下鄉,路上交通就明顯好轉,逢年過節,大城市冷清的能放羊了。
BJ市政規劃院的人來了之後,楊得龍就讓著手調查城市人口分類,比如從事行政人口的人有多少,各階段學生人口有多少,流動人員主要包括那些人,分別是多少。
指望網上那些數據,估計都是沒睡醒瞎填的,調查這些情況,楊得龍拿出一個億,隻要數據,不要喊這不可能,那不行的。
BJ市政規劃院的院長劉鍾華本來準備的是看看楊得龍能不能在市政規劃上有什麼巨大的變革呢,沒想到是做調查工作,也沒轍,洪院長可是交代的,隻做別瞎問,而且要做好,研究城市擁堵治理的唐正立則在研究為什麼楊得龍讓調查這些基礎的信息呢。
因為有了上次那個人事係統,國家各部門這一塊不管是人員數量,從事的具體工作,業務流程等楊得龍是非常熟悉了,電腦一調就可以了,但是公司、個人等涉及的行政事件數量,這個還真需要人員去詢問調查。
楊得龍除了收集這些資料還在看電子地圖上SH的行政區劃,行政中心的具體位置,要想馬上大改變那是不可能的,隻能循序漸進,非一日之功。
李市長這次派來了行政的一名副市長,輔助楊得龍,打電話隨叫隨到,安排啥都立刻執行,要治城市癌症,還磨磨唧唧,還搞啥事情。
“現在SH市是18各分區,我把要改動的這些分區界限重新劃分了,充分考慮了地理條件、道路、公安、消防、醫療、將來城市規劃方向等條件,大家隨意的提問。”楊得龍讓電腦給這名副市長一杆行政工作人員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楊助理,聽了您的解釋,我們心中是亮堂堂了,問題是這麼一改,基層工作人員和群眾就有點亂套了!”副市長吳中帆說道,也是很擔憂的。
“嗬嗬,您隻考慮大家一時之憂,那你考慮過派出所的同誌要每年瞎跑多少冤枉路啊,群眾要跑多少冤枉路,你就拿這個楊浦區梨花路的派出所為例,就因為這條路,他的轄區東西長2公裏,南北長20公裏,他的位置卻靠近最北端,現在鳳梨路,荷花路都修了,為什麼還沿用老的行政區劃呢。”楊得龍直接就連解釋帶反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