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7章 故宮美、小偷多(1 / 2)

不出名的人想鼓噪著出名,出了名的人想自由,楊得龍一見,得了別吃了,打電話通知了一下楚淩風,帶人撤了。

第二天逛故宮,這個故宮很多人去BJ都要看一看,但真正了解故宮的人還是不多,導遊催的像死了媽一樣,再說很多地方都不能進,這個感受就差了很多。

故宮位於BJ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裏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辟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BJ故宮、法國凡爾賽宮、紳士國白金漢宮、米國白宮、熊國克裏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華夏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麵積達72萬多平方米,傳說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麵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後三宮、禦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麵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麵積15.5萬平方米。

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間房,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

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

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麵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鬆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華夏最後的封建帝製--清王朝,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禁。

現在,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曆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鍾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占中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