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係統算是交給總理了,後續的事情都是按部就班,下來要說的是一件事情就是創投係統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創投,但是詳細的很多人都不了解,楊得龍不厭其煩先把創投詳細的說了一遍。
創業投資是私募股權投資的一種,而私募股權是相對於公募股權公眾股票市場和私募債券如銀行貸款而言的。私募股權投資除了創業投資還有杠杆收購、並購、夾層投資mezzanine、和扭虧為盈turnaround等形式。實際上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的區別並不那麼明顯,很多創業投資基金也常常參與MBO/MBI和企業重組的投資
創業投資在國內又被廣泛地稱為"風險投資".
從狹義上講,創業投資是由職業金融家投入到新興的\迅速發展的\有巨大競爭力的企業中的一種權益資本.
從廣義上講,凡是以高科技與知識為基礎\生產與經營技術密集的創新產品或服務的投資都是創業投資.這個定義要寬泛得多,但更強調了企業的創新.
從創業投資的實際運作看,高新技術企業的高風險\高收益集中體現在企業高速發展的創業階段,而在企業進入成熟期後收益率逐漸下降,因此,風險投資家一般在企業即將進入成熟期時將資金撤出,從而獲得極高的投資收益,然後再選擇項目進行投資.
不難發現,創業期在整個風險投資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創業投資應當是風險投資內容的一部分.
創業投資企業享受投資抵免優惠,必須從事國家需要重點扶持和鼓勵的創業投資,自被投資企業獲取"高新技術企業"稱號之日起滿2年後創業投資企業投資額的70%可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創業投資企業在本年的應納稅所得額抵扣額,符合抵扣條件並在當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後納稅年度延續抵扣。
總理聽完也是點頭不斷,這個也是他一直倡導的,這些兩院領導就比較蒙一點,因為誰關心錢哪,都是國家撥款。
“我要做的創投是想做成一個創投平台,就以我們的創投資金為主,吸收別人的風險投資,以利潤為循環動力,而不是反複的短期售賣轉讓股權獲利!”楊得龍最後說道。
洪院長搞科研的頭,頭腦也不是不靈活,感興趣的提問道:“那,我們這個科學院其實也有很多新技術,你們能投資嗎?”
楊得龍微笑說道:“是這樣,您這些新技術要轉化成產品才行,不然就成了賣專利了,那有什麼效益,您這個技術在師徒係統裏好用!”既然是投資,那肯定是以效益為先,專利行當有專利行當的規矩。
社科院一位副院長問道:“都是做投資,據我所知社會上投資基金也是很多,您這有什麼優勢呢?”他不了解多少楊得龍的優勢,問這個就很正常。
這個問題都不用楊得龍回答,洪院長都回答了:“嗬嗬,齊副院長你可知道小楊可是世界首富,弄得企業那個不是世界響當當的,就憑這名望,就是個活廣告,就是不出錢站那一嗓子‘誰投資我看好的公司’,估計錢都會像雪片一樣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