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1章 世界經濟的格局(1 / 2)

太陽能的高效利用和人造月亮的實施,致使二戰以來形成的石油經濟格局完全破壞,盡管2015-2016年米國頁岩油技術促進了石油價格的下跌,但本質上還是大家都在用石油,致使原來的受益國變化很大而已。

世界上因石油而受益的國家如沙特、俄羅斯、委瑞內拉、伊朗、尼日利亞等這下是叫苦不迭,依靠石油的單一經濟模式,使國民養成了躺著就能賺錢的錯誤想法,沒想到出自華夏的這兩項技術直接終結了自己的經濟來源。

居安思危,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依仗的東西哪一天突然失效帶來的隱患,而華夏人恰恰因為整天麵臨危局才不斷創新,在一個資源相對貧乏的地區依靠勤勞才獲得了經濟大發展局麵。

曾經在公布太陽能技術的時候,總理問楊得龍:“小龍,我們的太陽能技術是把我國各項生產推向更高層次的基礎,這個我們再堅守十年就穩居世界第一強國了,公布了我們就失去這個優勢!”

楊得龍回答道:“總理,任何技術都不能稱其為立國之本,世界在發展,我們依賴的技術可能明天就會過時,如現在的核反應堆小型化一旦成熟,太陽技術就會成為輔助技術,我們公布這個技術有很大好處的:

首先,環境問題會迎刃而解,我們都生活在地球上,那麼環境汙染,特別是大氣汙染對每個國家、每個人危害都是一樣的。

其次,世界就會麵臨新的起點,以我們的技術儲備,我們獲得先發優勢那是肯定的,成為第一不成問題。

第三,石油米元就會土崩瓦解,我們國元就會上位,那麼國內改革開放以來超發的貨幣就會得到分流,人民群眾自然會獲得真正的實惠,現在我們的貨幣和米元是1:1,我想那天成為1:6也是可能的。

第四,中東、俄國、南美、非洲就會改變原來的對外態度,今後就會以我國馬首是瞻,我們的國際地位才能真正提起來。”

楊得龍說服了總理,總理說服了國家,以至於後來的人造月亮計劃也向世界各國敞開了除火箭以外的技術,不過知道是一回事,要把這些係統化也是需要很多技術儲備的,很多小國根本實現不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華夏的壯舉,使技術不完備的國家競相委托華夏發射自己研製的衛星和探測器,華夏航天資金一下子充裕起來,這個是始料不及的事情。

米國現在可是熱鍋上的螞蟻,變得惶惶不可終日,在總統辦公室,軍方、華爾街金融大鱷都低頭聽總統的訓斥。

米國總統:都啞巴了啊!早就說過處理對外事務,大小事情都要讓我知道,你們是怎麼做的啊,軍隊弄幾艘破軍艦在華夏南海整事,撈到啥好處了啊!不就是想要軍費嗎,再怎麼要,那也是我們公民自己的錢,給旦末國和大棒子國提供保護,天天虧本,都是豬腦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