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該有一劫(1 / 2)

文物修繕師是一個比較稀有的職業,但並不符合‘物以稀為貴’的常理,這是一個學術、經濟、社會地位都沒有的‘三無’職業,是一個付出遠遠大於收獲的職業。

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文物修繕師並不容易,需要掌握曆史、繪畫、物理、化學、美學、材料材質、文字功底等多門學科。

這些都有了,也不過是知識儲備方麵的準備,還要有極強的動手能力,‘眼準手穩’,甚至不比外科醫生的要求低。

此外,如同大多數技藝的傳承一樣,行內的秘技都是絕對保密的,畢竟是手藝人吃飯的能耐,隻有以古禮拜師學藝才可能獲得師傅的傳授。

唐禪就是一個文物修繕師,不過他不需要再去拜師了,他的父親唐墨做了一輩子的修繕師,耳濡目染之下,唐禪也就慢慢學會了種種秘技。

家傳的‘唐門分金術’是國內知名的獨門秘技,這種技術多用於佛像金身的修繕。

佛像金身因為年深日久而有所缺損的時候,是不會用新的金箔修複的,既不符合文物保護原則,也缺乏曆史厚重感。

這就需要把多餘的舊金箔分層,再移植到缺損處,業內稱為“植皮手術”。

這種技術的難度不算大,但要與原型一致,就需要在給舊金箔分層的時候盡量的細微。

金箔比紙厚不了多少,一般人能分五層就不錯了,唐禪的爸爸曾經做到過‘金分九層’。

正是靠著這一獨門手藝,唐家雖不能大富大貴,但也算衣食無憂、和和美美,日子過得挺幸福的。

然而有不測風雲,一切的美好就終止於一場車禍,唐禪十五歲那年,父親走了,隻剩他們母子相依為命。

家裏的積蓄支撐到唐禪上大學,就再也維持不下去了,唐禪隻好一邊念書,一邊撿起父親的傳承,開始承擔起這個家的重量。

今年的氣溫有點兒低,高原地區尤其如此,唐禪裹著厚厚的軍大衣,抽完了一根兒煙,朝背後的寺廟走去。

廟裏的上師在等著他了,三尊佛像金身已經修繕完畢,唐禪將拿到尾款,踏上回家的路,媽媽還等他過年呢。

因車禍切除了左腎的母親,需要定期做血液透析,費用著實不低。即便唐家的獨門手藝能讓唐禪獲得不菲的報酬,卻也剛剛能夠維持家裏的開銷而已。

“巴彥上師。”

唐禪對站在佛像下的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合十一禮,入鄉隨俗,雖然唐禪並沒有宗教信仰,但依然不會失禮。

沒有父親保護的孩子,早已經學會了生存之道。

尊重,就是最重要的一點。

“唐,謝謝你的工作。為佛塑身,功德不。”

“應該的應該的。”唐禪滿臉堆笑,心想著客戶滿意就好,這樣尾款就好拿了。別以為出家人就好話了,若是工作有什麼瑕疵的話,那是一定別想要錢了。

巴彥上師笑著揮揮手,旁邊的喇嘛遞給唐禪一個布包,裏麵是七萬塊尾款。

唐禪合十再拜,樂嗬嗬的接過自己的報酬。

“唐,有件事情還想再麻煩你。”

“上師有什麼吩咐?”

“你們唐氏的‘分金術’的確首屈一指,前日裏我跟大昭寺的師兄起這事,他們看了你的手藝之後,就想請你去大昭寺一趟,那裏也有一些佛身需要修繕。當然,價格還是你給我的報價,隻要效果有保證,報酬方麵沒有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