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我在門口等你。”
“好,我馬上就出來。”
“涇陽縣男李安適求見陛下!”
“進來吧!”
“是。”
李安適聞言進入禦書房,無意間看見牆上有幾幅李安適寫給李泰的寄語。哎!該死的百騎。
“有事就,沒事滾蛋!”
“微臣今來是想給陛下講一個孟母三遷的故事。”
“這個典故朕還是知道的,不用你多費口舌!”
“那這個典故的意義是什麼?”
“周圍的環境對人的影響。”
“那陛下是同意太子去書院讀書了?”
“朕何時同意了?”
“陛下不是不同的環境對人的影響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嗎?”
“那太子也不能出宮!一國的儲君不可輕動。”
“那微臣再給陛下講一個故事吧!”
“!”
“一個太子久居深宮,父母對他很嚴苛,不過誰讓他是大哥呢!
他很想去外麵的世界看看,但是他的父母不讓他出宮,他害怕被指責,隻好卷縮在宮裏肆意的遐想著外麵的世界。
漸漸地,他的弟弟對他的位子有了想法,大臣他目無尊長,父母對他除了指責也沒有多餘的關懷。
他變了,他開始想要自由,於是瞞著父母出了宮。長久的壓抑一下子得到了釋放。
他愛上了一個男妓,把他帶回了宮,每日鶯歌燕舞。他的父親很失望,下令殺了那個男妓。太子很痛苦,給男妓立了一個碑,每日上香,同時對父親懷恨在心。
一,他像他的父親一樣逼宮造反!他失敗了,父親可憐他,把他逐出長安,最後他在遠方鬱鬱而終!
不過,現在他還,一切都還來得及,不是嗎?”
李二愣愣的聽著,不發一言。
“那微臣就當您同意了。”李安適向李世民行了一禮就往外走。
“這是。。你鬼穀預測的未來?”李二如夢初醒。
“陛下,這隻是一個故事,不是嗎?”
“朕知道了,讓他去吧。”
李安適走到門口時回頭看了一眼,李世民呆呆的望著桌麵,麵帶蕭索。
“安哥,成了?”
“成了。承乾!你一定要當個好皇帝!”李安適看著李承乾的雙眼,認真的。
“這是幹什麼呀,安哥,”李承乾的目光有些躲閃。
“沒什麼,我看好你!”李安適大笑著出宮了。
“安哥!你的心思我又怎會不知,隻是,事不由人。”李承乾看著遠去的李安適,悠悠的了一句。
八歲的李泰不是孩子,那十歲的太子李承乾呢?
“回來啦徒弟!”
“嗯,回來了。”
“我酒喝完了,嘿嘿。”
“我去給你拿。”
“嗯,乖徒兒!”
“嗬嗬!”
李安適讓管家去地窖搬酒,自己則坐在自家便宜師傅身邊。
“師傅,一個人能改變曆史的走向嗎?”
“遠走海外的那一派不就改變了曆史嗎?”
“可是我怎麼感覺我在螳臂當車呢?”
“曆史就像姑娘,不要橫衝直撞,要溫柔細語。”
“師傅,您能跟我講一講鬼穀的事情嗎?”
“當年的昆陽之戰,劉秀大勝。那一派改名乾坤,與鬼穀前輩言明,永不踏入中土。後第四代鬼穀子廢除鬼穀門規,禁止同門相殘。結果他的兩位弟子卻反目成仇,鬼穀又分裂成兩派,皆是鬼穀。一派教文武,一派教縱橫。”淩老二緩緩道出鬼穀幸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