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遠大哥,你這忒賴皮,隻守不攻不好玩,我力氣不如你,待三年之後,我們再戰!”孫策把槍收了,正兒八經抱拳道。
蕭遠哈哈大笑:“孫公子不用三年之後,今再打下去我已不是你的對手啦。”
孫策大人似的擺了擺手表示謙虛“哪裏,蕭大哥你的槍法很好,很特別,以後我們有的是機會切磋。”罷便招呼了隨身軍士便要走。臨行前又叮囑蕭遠,抓緊時間募集鄉勇,三日之後大軍開拔。蕭遠連連點頭道:“三日之後,必到軍營拜見烏程侯”
孫策一幹人等一走,一旁看熱鬧的劉鐵匠一家圍了上來,雖然已經知道蕭遠要走,卻沒想到這麼快。劉鐵匠隻緊握了蕭遠的手,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要什麼,隻不停的可惜可惜。鐵匠老婆也倒是了些路途遙遠,一切心的話。
蕭遠實在是不習慣這個年代男人間動不動就握手摟肩錘胸口的習慣,費力掙開了劉鐵匠的手,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腦袋,道“承蒙劉叔收留,房租飯錢還欠了許多,一會讓王二牽幾頭驢馬過來,權當謝謝劉叔一家這幾月看顧之情”
鐵匠大聲道:“蕭遠你這哪裏話,誒!”又隻是搖頭歎息,弄得蕭遠也不知道什麼話寬慰他。倒是劉家二姐忍不住道:“蕭哥哥你要出門了嗎?去幾日啊,我也要去,我都還沒有出過家門呢”話音未落,便被姐姐和母親一人拉了一手拖後退了一步,鐵匠老婆捏了二姐的臉左右上下搖晃,“你這孩子,不懂禮數,女孩子家家的,出什麼家門!”
蕭遠聽了,突然想起一樁重要的事情,未來的幾年,柴桑都不會太平,今和自己打鬥的孫策,將會在父親死後依附於袁術,後又借袁術之兵掃平江東。在史書上簡簡單單“掃平江東”四個字,背後卻是無數像劉叔一家這樣的平民百姓的血淚。自己此時也無能為力,隻能勸劉叔一家遠離戰火避禍。
蕭遠想到此節,鄭重的抓了劉鐵匠的手:“我此去千裏之外,怕是難有再回柴桑之日啦,這年頭兵荒馬亂,劉叔,柴桑乃四戰之地,不能久住,往南邊去吧,去我的老家廬陵,或者,再往交州去。”
鐵匠聽了,不以為意,“烏程侯不是大破黃巾軍了嗎,這黃巾軍哪裏敢再來。再者,我劉家世世代代住在柴桑,哪裏敢離了祖宗之地。”
……
蕭遠顯然太不了解這個時代了,讓劉叔拖家帶口背井離鄉,其生存概率可能跟留在柴桑也差不多,再加上古人的鄉土觀念比現代人要強烈的多,不是活不下去了,哪裏肯背井離鄉,便不再多勸,隻能內心暗自祈禱老保佑劉叔一家吧,自己現在身不由己,自身尚且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