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森一聲令下,三名特戰隊的護旗手,捧著一麵軍旗正步走到了一處旗杆前麵。
然後按照李飛交代的步驟,將軍旗綁好,給了軍樂隊一個信號之後,軍樂響起。
然後就見一麵通紅的軍旗緩緩升起,上麵黃色絲線繡成的錘頭和火槍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伴隨著熟悉的旋律,全場一千多兵戰士齊唱軍歌。
隨後全場瞬間燃爆,很多臨高百姓不自覺的也跟著唱了起來,然後唱著唱著,眼睛裏就滲出了淚水。
“下麵我宣布臨高新軍建軍儀式暨臨高新軍首屆閱兵正式開始。”
片刻之後,在主席台兩側的四門73型新式火炮,開始依次鳴放禮炮,二十八響。
伴隨著禮炮的轟鳴,李飛走下了主席台,來到了等在台下的一輛四馬拉動的戰車之上。
整齊劃一的動作,一絲不苟的注目禮,伴隨著莊嚴肅穆的背景音樂,李飛乘坐馬車檢閱方隊的場景,直接將觀禮的臨高群眾給看呆了。
劉希森和周曼如坐在主席台上,默默的看著這一幕,對視一眼,也是滿臉欣慰。
一年了,自己三人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拉起了屬於自己的隊伍,回想著一年來的場景,真是太不容易了。
李飛檢回到了主席台上之後,檢閱正式開始。
首先走到主席台前麵的是特戰隊組成的儀仗隊,儀仗隊分為陸軍和海軍。
陸軍穿著深綠色的軍裝,而海軍則穿著白色的軍裝,全部都是軍禮服,白手套握鋼槍。
隨後就是身著迷彩服的陸軍野戰營,然後是穿白色褲子海魂衫的海軍野戰營,最後是炮兵連。
整齊劃一步伐,踏著堅實的地麵,73火炮的鐵輪炮架壓著磚石地基,發出轟隆隆的聲音,再加上明晃晃的刺刀,頓時將閱兵的氣氛引到了高潮。
一場閱兵儀式搞下來,看著群情激奮的現場群眾,劉希森三人的目的總算是達到了。
從此以後,臨高新軍在臨高百姓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形象。
而且每天都會有人來臨高新城谘詢參軍事宜,每當臨高新軍外出之時,臨高百姓都會自動行注目禮。
時間很快來到了八月份,劉希森剛來時種下的那些玉米、土豆、紅薯和辣椒都成熟了。
由於是在瓊州,氣溫較高,而且陽光雨量充沛,產量都較之前提高了不少,而且生長周期也短了一些。
劉希森命人小心的收獲了,雖然已經是第二代了,但是產量仍然太少,除了個別無法再次當種子的被劉希森拿來解饞之外,剩下的全都當做種子。
按照這個育種速度,在瓊州全境推廣,至少還得三五年的時間,誰讓當初帶來的數量那麼稀少呢。
等到全大明推廣,估計還得十年,沒辦法育種工作就是這樣緩慢,想快也快不了。
而且土豆還得脫毒,需要人工一個個拿著放大鏡的尋找毒牙,然後進行剔除,這工作更慢。
慢就慢吧,好在臨高的稻米能一年兩熟,好的良田甚至能一年三熟,所以糧食的供給還是能跟上。
另外,劉希森三人還發現了一個意外的糧食供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