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止戈羅漢(1 / 2)

金拔法王看著嶽江,恨得牙癢癢。

打又打不過,罵又不敢罵。

憋屈,這一刻的金拔法王達到一生憋屈的最高點。

嶽江準備回去了,來這裏的目的已經達成,不離開,還在這等吃飯?

一部踏出,人以遠去。

趕路的嶽江,速度越來越慢,越來越慢。

像是沒油的汽車,最後直接停了下來。

倘若有人,在這個世界不能亂來,嶽江便會非常感激。

嶽江真沒想到,隻是一個的金拔法王,也會惹出這樣的大BOSS。

慈航普度,觀世音菩薩。

當然,不是西遊的那個觀世音菩薩,但也不差,金仙修為。

嶽江也遇上了金拔法王的那種落魄境地。

大氣都不敢喘,生怕引起注意,被一巴掌解決了。

嶽江老老實實站著,被慈航普度用法眼查看著。

良久後,慈航普度終於話了,十分溫和無刺激的:“止戈羅漢,不知來此有甚目的?”

嶽江也被慈航普度的柔和佛光安撫著,恢複了一些冷靜。

趕緊回答:“稟告菩薩,隻為合適的後靈寶而來!”

不管實際的目的是怎樣的,現在也隻能先應付過去。

這一關過不去,很多計劃都會被打斷改變。

慈航普度沉默以對,隻是盯著嶽江,直到嶽江表現的越來越不自在。

表現的?那就是沒有咯。

嶽江的確沒有不自在,反而是非常自如以對。

雖然慈航普度是金仙,可是在嶽江這裏,是真的不在意修為差距。

在金拔法王那裏出來後,嶽江就發現了不對。

然後就開始了表演,塑造一個佛教中低人一等的外在表現。

不是嶽江有什麼底牌可以戰勝對方,而是發現了一點蛛絲馬跡,有了應付自如的底氣。

至於為什麼要表現成這樣的低三下四模樣。

地位和修為的差距,因為這個。

當嶽江以為自己已經被看穿時,慈航普度留下一句話後,消散了。

“大勢不可改,可改枝節!”

這句話讓嶽江明白,自己的心思還是被看穿了。

神通!佛教六神通之一他心通。

嶽江對佛教越來越敬畏了。

不,是敬畏佛道兩門。

神通廣大,不隻是。

嶽江再次踏上回西湖的道路,嘴裏嘀咕著,大勢不可改。

大勢所趨,大勢已去。

兩個詞,都是形容大勢的,那這個世界,什麼是大勢呢?

佛教傳道,或者皇帝接受佛教,受佛教熏陶。

別看,整個故事都在許仙和白娘子的愛情,還有法海和妖物的爭鬥。

但是在最後,許世林這個文曲星,考上狀元後,懇請當朝皇帝下令,挖填西湖,最後一步一叩首來到雷峰塔。

這才救出白娘子。

全程都在突出佛教的神通。

別看嶽江修煉的佛教功法,還是羅漢果位,可嶽江內心,是真不喜歡佛教教義。

什麼慈悲為懷,什麼來世會有福報。

這都是佛教赤裸裸的盜竊。

勸人相善,這是儒家思想的啟蒙教導。

而佛教,卻直接拿來用,形成他們的教義。

而廣傳佛教,就是大勢。

當朝皇帝遵循佛教也是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