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埔發現了知縣的異常神情。
既像是崇拜,又像是遇見高高在上的人物。
可是又是誰呢?這裏的人,李公埔都認識,應該沒有什麼人會是知縣眼中大人物啊。
不,有一個。
李公埔腦中閃過一道靈光,還真有可能有一位。
嶽哥兒!那個帶些神秘意味的鄰居。
李公埔順著知縣的目光看過去。
確定了,真是嶽哥兒!
知縣一步一搖的走過去,在嶽江身前躬身一禮,:“能夠拜見止戈羅漢,不勝榮幸,不勝榮幸。”
看得出,知縣很激動,很振奮。
自從那次金山寺見過一麵後,知縣一直記得那位佛光照耀整個金山寺的止戈羅漢。
也有想過,再次遇見止戈羅漢要做什麼!
詢問迷惑不解的家事,還是詢問其他一些迷津。
想了想,還是算了。
能夠再見在世羅漢一麵,隻問些俗事雜務,太過浮誇。
那一刻知縣決定,如果再遇見止戈羅漢,就邀請對方吃頓便飯即可,其他的凡塵俗事,不問也罷。
當然,主要是知縣沒有什麼當頭緊要事,不然也會想要指點迷津。
嶽江手一虛扶,知縣弓著的身子平緩的回複站立。
被當做神袛對待,嶽江是第一次。
以前最多是被當做修為高超的修煉者,這種恭敬是不一樣的。
一種是狂熱的信奉,一種是大人物的恭敬。
在各自心中,地位高低不一。
嶽江不出喜歡那樣,或者都不喜歡。
因為這樣的恭敬會產生距離感,讓嶽江不適。
嶽江斟酌一下,回道:“知縣不用多禮,當某一普通子民就好,某現在也是徐杭一人家。”
嶽江的話語沒有讓知縣改變態度,一般人是理解不了這些信仰之人。
他們狂熱而堅定。
這時李公埔插了句話,:“嶽哥兒,哦,就是止戈羅漢,是來一起參與看守府庫失銀一事,貼門神就是嶽哥……止戈羅漢提議的。”
李公埔叫嶽哥兒已經習慣了,可是知縣的壓迫目光,卻讓李公埔艱難的改口為嶽江的果位。
李公埔實在想不出,好好一嶽哥兒,怎麼就成為了止戈羅漢。
特別是嶽哥兒滿頭長發,也不像是和尚啊。
不光是外表不像是,做法也不是,李公埔可是知道,嶽江吃肉吃的那個歡實。
雖然現在嶽江不喝酒,可他們聊時,嶽江也有過,曾經不久,可是無酒不歡的。
長發,吃肉喝酒,這些都不是一個佛教中人做的事情。
可知縣大人,既然要把嶽哥兒稱作止戈羅漢,李公埔也隻好他。
不隨他也不行啊,還要在他手下當差,得罪不得。
知縣卻是一喜,府庫失竊的壓力一下壓在他頭上,可是讓他很是焦慮不安,一個不心不單是烏紗帽不保,甚至會掉腦袋的。
而現在,止戈羅漢這個羅漢願意插手查案,可真是讓知縣鬆了一大口氣。
知縣打了會腹稿,仔細審核後,才:“止戈羅漢原因幫忙,那是官的榮幸,這宗案子就由止戈羅漢一手掌控,不知止戈羅漢可否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