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十九 碰撞(1 / 2)

劉徹進來時,看到的就是陳嬌獨自跪坐呆呆看著那盆海棠的情形。

此時已經是下午了,秋老虎的熱度還沒有完全退散,殿內的冰盆絲絲冒著涼氣,劉徹甫一進來,就感到渾身通泰。窗子上的細紗透過窗外的竹影,襯得陳嬌如玉的臉也有幾分忽明忽暗。

許是劉徹的腳步聲驚動了她,她抬頭往聲音的方向尋來。兩人的目光空中相遇,隔著盛開的海棠,劉徹忽然明白了什麼叫“美人如花隔雲端”。

“這海棠嬌嬌可喜歡?”

陳嬌笑,眉眼生動,“很喜歡。陛下可知道它另一個名字?”

劉徹端著茶碗的手一頓,心下暗叫一聲糟糕。自己隻記著她說喜歡海棠,卻此刻才記起來海棠還有另一個名字。想自己也是第一次想要真心討她歡喜送東西……“嬌嬌是說斷腸草嗎?”說出來劉徹自個都覺得訕訕,他怎麼會忘記據嬌嬌化名“前生”所寫的“昔日芙蓉花,今日斷腸草”這句形容男子負心薄幸的詩句?

陳嬌哪裏看不出劉徹的不自在,心裏不由好笑。其實她也是在劉徹進來之後才想起海棠的別名,當下心裏一動就想戲弄一下他,並沒有拐著彎罵他的意思。“海棠很好,我很喜歡。”

畢竟是劉徹一番好意,他們之間又沒有深仇大恨非要你死我活,人家好心好意送花給你,就算不盡如人意,她也不好擺冷臉子給他看,那不成給臉不要臉了?她又不是神經病。隻要劉徹不過分,她樂意跟他不發生衝突和平相處。千萬別說什麼不想跟劉徹在一起就別給他希望這句話,劉徹根本不在乎的。他是個想怎麼就怎麼而且必須怎麼的人,能給她些許尊重已經很難得了,她要是再不知好歹天天陰沉著臉,就算劉徹不殺她也會記著這筆仇將來拿堂邑侯府出氣。所以,她必須進行一定的妥協,何況,劉徹如果不用強,很多時候,作為一個朋友,還是很出色的。

劉徹聽了她說喜歡,剛才的窘迫攸然不見,眼底透出幾分真實的笑意,“你喜歡便好。”

陳嬌笑笑,“美好的東西,我都很喜歡。陛下打算都給我弄來麼?“

劉徹一愣,隨即眉梢一挑,一臉理所當然的自信,“有何不可?”

陳嬌也愣住了,良久,不由喃喃道,“有何不可……有何不可……”話裏透出幾分自嘲,“是啊,有何不可……”其實,是她把這件事情嚴重化了吧。

她總是以現代人的思維想著漢朝的人和事。她以為很嚴重的事情其實在這裏是理所當然,而她認為理所當然的,於這裏卻是格格不入。就好比這海棠。劉徹是大漢皇帝,目前為止,他的所作所為,都算的上是個好皇帝。他開創察舉製不拘一格降人才,頒布推恩令兵不血刃收歸王權,他還興太學廣傳知識,他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卻奠定了儒學的主導地位,同時其他學術也盡為大漢所用。哦,他還下了第一道罪己詔。

陳嬌抬頭看著眼前意氣風發,眼角眉梢悉是自信的劉徹。他用人不疑,重用韓則,提前很多年開始了匈奴跟大漢之間兵力僵持,而不是過去那般被匈奴壓著打。是的,以後他還會擊潰匈奴,開疆拓土。

這樣的劉徹,要幾盆花有什麼呢?確實理所當然啊。天下都是他的,他也為天下付出了精力,為什麼不能得到?隻要百姓過得好,就是好皇帝不是嗎?皇帝再勤儉,不會理政不會用人,又有什麼用呢?

劉徹的理所當然沒有錯的。

隻是,陳嬌是個穿越人士。心裏麵總有些二十一世紀的堅持。她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如果這些都沒有了,她就不是她了。這,就是所謂的,腦溝回不在一個波段吧?

劉徹看著陳嬌呆呆的,不由伸手在她眼前晃晃,“嬌嬌,怎麼了?”

陳嬌回神,喃喃道,“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劉徹聽到,覺得好笑的很,不由勾了嘴角,“嬌嬌呆呆的是為了這個?”

陳嬌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也許是我多想了吧。這海棠也必定是趙王府培育的,跟百姓沒什麼相幹。隻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海棠很好,開在它該開的地方就是了。如果百姓因此而不種糧反而廣種海棠,豈不是我的罪過?我很不願意如此的。”

劉徹失笑,“哪裏就這般嚴重了?隻是兩盆花而已。哪年的貢品都有各宗真品,難不成老百姓還一天一個樣兒的跟著折騰?再說,前年韓則弄的農具,很是有些用處。每年朕也效仿先帝親自下地勸課農桑的,百姓又要吃飯交稅,哪裏會不經心?這海棠,要想培育這麼一株,那得廢多少人力物力?這又豈是中等人家耗費的起的?嬌嬌喜歡海棠,要了也就罷了。朕明年卻是不會再讓他們上供海棠的。這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