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色起來。
杜若便把買下一品樓和搞音樂的事和盤托出,蘇小妹倒沒怎麼,隻覺得杜若興趣所致,做這些也無可厚非。
蘇軾卻瞪大了眼睛:“原來那眉州第一高樓是你蓋的,真有錢啊!”
杜若謙虛笑笑,道:“不說這個,我今天過來,是打算請蘇哥哥和小妹為我新譜的曲子填詞,如果填不了詞,酒樓開業就沒法表演了。”
“原來是填詞啊,簡單。”蘇軾擺擺手,“幾首?”
“一百首。”杜若道。
雖告訴了薛婉兒要給她一百首歌,但杜若不能全部照抄前世原歌詞,原歌詞畢竟和這個時代相差太久,難免有很多脫離這會百姓生活。
而且,一百首歌風格跨度太大,曲子別人聽不出什麼,但杜若擔心詞還都是自己的話,別人一下就能看出不對勁的地方,總不能一會《相見恨晚》一會《遇上你是我的錯》吧。
“什麼?一百首!”
蘇軾蘇小妹震驚了下,杜若道:“你們幫我寫八十首就行,隻需要填白話詞,押韻腳即可。”
“其實一百首也不難。”蘇軾好奇看著杜若道:“我是震驚,你居然作了這麼多曲子?真的都是你作的?”
不等杜若回答,蘇小妹伸手抓住杜若胳膊,驕傲對蘇軾道:“當然都是杜若哥哥自己作的曲,他才不屑用舊曲呢。杜若哥哥,我幫你寫,兩百首都行。”
杜若連忙道謝,道:“我知道你們一定會幫我的,隻是伯父和伯母若是知道你們填詞,有沒有妨礙?”
蘇軾道:“還是瞞一下吧,我就用眉山吃貨這四字作筆名了。”
“那我……”
蘇小妹沉思起來,杜若笑道:“不如就叫鵝仙子。”
他想說“鵝黃仙子”的,又怕在蘇軾麵前暴露蘇小妹唱歌的事,便減了一字。
蘇小妹衝杜若努嘴道:“什麼鵝仙子?我哪裏像鵝了?你快說……”
二人打鬧了一番,後麵杜若交代一番,和蘇軾把點心吃的一幹二淨後,才離開。
蘇軾蘇小妹答應,收到曲譜後,三日內一定把詞填完,他們兄妹都是通曉音律之人,撫琴吹笛不在話下。
第二天,杜若早早來到薛婉兒這裏,略有些緊張的等著昨天那十八名姑娘。
懸著的一顆心一直到中午才落下,結局讓杜若意想不到,十八人隻有五人沒來,來了十三人。
“太好了!”
連薛婉兒都喜不自勝,對杜若恭喜道:“沒來的五人資質一般,這十三人都是拔尖的好苗子。”
杜若道:“好,還得靠婉兒姑娘費心教導。”
“不敢不盡心盡力。”
於是,接下來便給這十三位姑娘簽訂契約,自有州衙書吏上門服務,待所有手續辦完後,薛婉兒領著排成隊的姑娘們來到杜若麵前,殷切的看著他。
“請公子賜花名。”
“花名?哦,藝名吧。”
“藝名,這個稱謂更好。請公子賜下。”薛婉兒再次懇請道。
杜若撓了撓頭,看著麵前這一排各有姿色,都瞪大眼睛看著自己的青蔥少女們,腦海中突然出現了靈感。
“你們十三人,以後就統稱‘眉州十三釵’吧。”
姑娘們麵露好奇,開心的嘰嘰喳喳議論起來,杜若對同樣有些發怔的薛婉兒眨了下眼,便開始逐個給十三釵們取名。
這就容易取了,杜若從《紅樓夢》裏選名,第一個取了“襲人”,第二個取了“晴雯”,第三個是這裏麵的美人胚子,杜若給她取了“黛玉”,另一個眉眼如畫的小姑娘杜若給取了“寶釵”,發育最好的給取了“可卿”……
總之撿《紅樓夢》裏好聽的名字用就是,不一定非得是十二釵的。
“公子真是好品味。”
“取的藝名真美,詩情畫意。”
一旁薛婉兒和幾位姐妹們對杜若讚歎不已,對比杜若取的藝名,她們的什麼婉兒媚兒簡直俗不可耐。
那些年輕姑娘們得到了杜若給取的藝名後,也是如獲至寶,開心不已,同時,她們心中也都對給她們賜名的杜若,生出了一股難以言說的情愫和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