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博一個未來(1 / 2)

“哦?陳桑,覺得,待遇,不好?”

陳世賢的拒絕,有些出乎孫正一的預料。

但凡來找他的人,都是希望拉到投資。

千禧年以後,國內的風投環境不是很好。

尤其是拉投資這種事,華夏金融機構更多的是投資人。

再不濟,便是實行賽道理論。

找準一個有盈利的行業,把相關佼佼者全部投資一遍。

最後無論是那家勝出,金融機構都不會吃虧。

而他們投資一個人,往往更看重學曆和門戶背景。

譬如清華北大的校友,或者國外留學的海龜。

大學與大學之間,也存在著鄙視鏈。

像考上師範大學的傑克馬,就很難被華夏金融機構看上。

僅0年四處拉投資,就被拒絕了二十多次。

但國外的投資者不同,他們更在乎的是能力,而不是單純的學曆。

不管黑貓白貓,隻要能賺錢就是好貓。

學校的出身,一定程度上確實決定了公司今後的人脈走向。

看這不是關鍵因素,最主要的還是得看產品和業務。

因此,國外投資人成了許多創業者的活菩薩。

尤其是霓虹國最大的投資者孫正一,更是沒有人拒絕過。

“沒有,孫老板,我目前工作挺好的,沒必要跳來跳去。”

孫正一盯著陳世賢,問出心中的疑惑:

“陳桑,你就不怕,我不投資嗎?”

“沒事的,孫老板,華夏有句老話,買賣不在仁義在。搭建這個平台,不是為了服務個別客戶,而是為了整個華夏乃至亞洲提供相關的便利。如果沒有這個運氣,能跟孫老板合作,我可以找其他投資機構談談。”

簡單的幾句話,勾勒出一副雄心壯誌的戰略目標。

孫正一對此不是很感冒,這些畫餅他聽多了。

隻是,他旗下的阿裏媽媽,正好可以搭建這樣的平台。

方才跟陳世賢聊,此人得頭頭是道。

明肚子裏有貨,能夠提供詳盡的方案。

要是今毫無作為,讓他跟其他金融機構合作。

這不是平白無故,給自己多整出一個競爭對手嗎?

況且,傑克馬那邊對電商領域仍處於摸索階段。

業內大佬趣易的蛋糕,不是那麼容易瓜分的。

要是雙方同時砸錢拚家底,自家平台會處於劣勢。

長期以往,不是一項有利的投資。

孫正一當了許多年的金牌投資人,眼光老道毒辣。

當然,也又看走眼的時候,賠個精光。

隻要相抵之後有盈餘,那就夠了。

他具備廣域的戰略認知,許多事情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孫正一很清楚,阿裏媽媽還不具備能在商業戰中勝出的把握。

所以,今的決定顯得尤為關鍵:

“陳桑,再考慮下,我對你,很看好。”

兩次邀請,足見孫正一的誠意。

可陳世賢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搖搖頭:

“抱歉啊,孫老板,我現在跟迅騰有約……”

“有約,沒事,我付,違約金。”

像他這樣沒有發跡的人才,就算違背合同,最多賠個幾百萬華夏幣。

這在孫正一眼裏,就是錢。

“不不不,孫老板,這不是違不違約金的問題,而是信譽的問題。既然我以後要在這行混,就不能對老東家不仁不義。”

當然,這些都是他的客套話。

孫正一要是願意加倍投資,陳世賢可能就直接辭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