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率軍來到西城,方平領兵迎戰。
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二話不說,兩軍直接開戰。
方平兵多,並未將杜威放在眼中。
誰料杜威挺矛衝鋒,勢不可擋。
左衝右突,轉瞬來到方平麵前。
見其勇猛,方平身邊副將一擁而上欲包圍杜威。
杜威硬是殺散十幾員副將,縱馬衝到方平麵前,怒喝一聲:“賊子受死!”
方平舉槍迎戰,來往七回合,虎口震得開裂,慌忙掉頭撤離。
元州兵馬見主將率先逃離,士氣大跌。
杜威身後武將本想陣前倒戈,誰料主將如此凶猛,竟憑一己之力殺得敵軍逃竄,很是震撼。
有人趁機高喊:“方平已死!”
手下齊呼,跟著杜威一路衝殺。
元州大軍多數看不到主將,隻見主將旗幟慌亂後撤,聽到敵軍呼喊,還以為真的,於是棄械投降、不顧軍令逃竄者無數。
方平在部將掩護下成功逃離,後撤十裏地收攏兵馬。
未能擊殺方平,杜威深感遺憾。卻知道不可追趕,若是後方鄭馥趁機攻城,大庚郡十分危險。一旦失去城池,好不容易拉起來的軍隊就有可能因此散掉。畢竟手下並無忠誠於自己的官員。
於是暫且撤回城內。
得知杜威帶兵一萬殺退方平五萬大軍,鄭馥感慨:“此子如此驍勇,如何擒之?”
“主公,”謀士程孫建議,“可與方平聯手圍堵大庚郡四方要道,切斷水源,並且派人喊話,勸降城內官員百姓。杜威難以服眾,城內缺水斷糧、出入不得,官員百姓必尋活路而降。杜威孤立無援,隻能束手就擒!”
鄭馥聞言大喜,立刻派使者前去聯係方平,雙方切斷大庚郡糧道水源。
杜威帶兵衝出,遇鄭馥、方平兩路大軍圍攻,激戰一陣,兵將懼戰,不得已退回城內。
糧道水源被斷,城內百姓恐慌。
杜威召集文武官員,詢問對策。
謀士餘鬆說道:“春季多雨,可命百姓收集雨水備用,派遣士兵挖井。向城內富戶征用糧食,可以堅持數月。”
杜威聽從餘鬆建議,暫時解決糧食與水的問題。
隻是鄭馥、方平兩路大軍每日繞城,不斷喊話勸降,城內人心浮動。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再度詢問餘鬆。
餘鬆細細思索,建議杜威:“如今漢、元二州大軍圍困此城,若無外援相助,危如累卵。”
“元、漢兩路十萬兵馬,誰敢來救?”杜威忙問。
“方今天下,能退兩州大軍者,不過三人!”餘鬆回答。
“願聞其詳!”
“周羥占據雲、梁二州,挾順帝而令天下,諸侯莫敢不從。其子唐牛有天下第一武將之名,所向披靡。陸驄據池州,挾文帝與周羥對抗,兵精將廣。隻是周羥、陸驄對峙於灞水,征戰連連,即使少將軍投靠其中一路,對方未必能夠伸出援手。”
“那第三路呢?”杜威忙問。
“金州華郡,百姓皆稱沅熙公主劉元香仁義。”餘鬆回答,“軍師寧澤乃丞州人士,與少將軍年歲相仿。且此人以劉元香為傀儡,破有野心。若往求之,必圖丞州之地而出兵。”
“以丞州之地換取援助?”杜威皺眉。
“少將軍,如今丹陽、金沙、岷山三郡皆在敵軍手中,隻剩大庚也危在旦夕。先許寧澤金沙、岷山二郡,邀其相助。使寧澤南攻漢州。少將軍便可對付方平,為父報仇!若敗,便讓寧澤對付元、漢二州;若勝,則攻打元州以為基業。此時暫借寧澤之勢,日後或與周羥、陸驄聯手謀奪金州,或與寧澤聯手攻陸驄、周羥,皆可為之!”
杜威聞言點頭:“何人可為使者?”
“少將軍若是信得過在下,願往華郡說服寧澤!”餘鬆拱手。
“好!”杜威聽從餘鬆建議,立刻準備。
當晚親自帶兵出北門,保護餘鬆猛衝敵軍關卡,不惜以自身為誘餌吸引敵軍注意,掩護餘鬆突圍。
餘鬆帶著一百精兵,在杜威掩護下成功突圍,一路狂奔前往金州。
杜威帶兵衝殺一陣,確定餘鬆安全離開,立刻撤回城內繼續堅守。
餘鬆突圍後沿路狂奔,很快抵達巴郡。
巴郡守將曹興詢問來意,餘鬆自稱丞州友人,欲往華郡求見軍師寧澤。
於是得到放行,曹興派人一路護送,並且飛鴿傳書提前通知。
接到飛鴿傳書,寧澤有些意外。
畢竟他是穿越者,雖然自稱來自丞州,但其實從未去過那個地方,怎麼可能有丞州友人來訪?
等到餘鬆抵達華郡,命人請到家中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