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各勢力難得和平共處,修整數月。
寧澤享受天倫之樂,每日妻妾相伴、兒女圍膝。
馬蟬佩在這裏也已習慣,不再像最初那麼不安,甚至經常跟寧澤的孩子打打鬧鬧,肆無忌憚。就是仗著寧澤,甚至劉元香等人寵她。
南成那邊送來不少侍女,專門伺候馬蟬佩,寧澤知道有問題,除了留在這邊打探自己的弱點,還能是什麼?事實上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弱點就是家中妻兒,以華郡的嚴密守衛,宓妍、花二娘的武力,楚美人的智謀,加上劉元香深受百姓愛戴,華郡民心早就達到頂峰,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自己不在也沒人能夠得手,借她們要挾自己。
何況還有宓妍、花二娘親自訓練女禁衛兵軍團,又有防身的浮屠甲,簡直是穩得不行。
說實在的,要不是寧澤不肯讓妻妾出戰,就憑她們五個帶著女兵軍團衝鋒陷陣,估計少有敵手。
話說這個冬天,華國各地有數次陳情,都說有妖物害人。
結果寧澤帶著妻妾走過幾趟,調查結論都是人為案件,裝神弄鬼隻為逃避刑罰,結果犯人都抓住了,卻未見到一個真正的“妖物”。
估計所謂的“妖物”,多數藏身偏僻地帶,那些地方交通不便,也不容易與外界聯係,甚至與世隔絕。遠古生物能夠幸存下來,很少被人發現,肯定遠離人口密集區域。
要不然天下皆知,不會隻有些許神話故事中記錄它們的身影。
再之後,有這類消息寧澤也不是立刻前往,而是派出刑偵高手展開調查,先確定是否人為。
嚴寒過去,萬物複蘇。
朝堂之上梁騰建議,不要給敵方勢力太多時間,應當趁著己方占據絕對優勢,對方實力最弱的情況展開猛攻,一舉將其殲滅,統一天下!
朝中文武分為兩派,一邊讚成梁騰,建議立刻出兵,分三路同時攻伐唐牛、陸璟和馬健,田夫人那邊已經答應全力協助,傾全國之力定能統一;另外一邊覺得華國內部問題不少,應以民生為主,加大各地基礎建設。敵方勢力因人口問題處於劣勢,至少幾年之內沒辦法獲得足夠青壯,兵力征集有困難,對華國無法構成威脅。雖然這幾個實力都在努力推動生育強國,哪有嬰兒出生短短幾年便長大成人的?沒有十幾年的時間,根本解決不了青壯人口的短缺。
兩派各有說法,一派是想盡快統一天下,另一派覺得國內人才緊缺、民間問題多多,不應急於統一,而是力求穩固,然後徐徐圖之。事實上各有各的道理,不都是對的,也不都是錯誤。
最終“球”還是踢到寧澤腳下,需要他做出判斷。
寧澤仔細思考後給出答案:其實兩個建議沒必要切開。完全可以同時進行,一方麵出兵攻城掠地,另一方麵全力解決國內事務。
事實上根據現在各方敵對勢力的情況,沒有必要傾全國之力攻伐。
寧澤有鐵背鱷龍、奇翼恐鳥和遠古蟻蠍,隨便帶點軍隊就能自成一路,另外兩路也不用太多兵馬,隻要從邊境緩緩蠶食敵方土地,依照敵方勢力現狀,很難反擊。更不用說田夫人那邊需要仰仗華國,就算存有異心,在消滅陸璟勢力之前不會自尋死路。
隻需出動少量兵馬,便可一舉兩得。一方麵攻城掠地,一方麵在國內留有足夠人手,不影響內部建設發展。
寧澤的建議很快得到百官認可,事實上以他現在的權勢,即便沒有任何道理,也沒有人敢於反對。
城內的保皇派都已經折服,除了民生問題偶爾會跟寧澤爭論之外,打仗方麵全都保持沉默,不發表與寧澤相對的意見。
經過討論,最終達成共識。
趁著春暖花開、利於遠征,各方敵對勢力還處於修養期,實力不足,華國兵馬分為三路出征,各自攻打周、梁、南成,不過為求穩妥,需要徐徐而進,以蠶食的方式推動。
寧澤親自率領五千火槍兵南下,奔赴塢州攻打馬健,主要為了會會南成新任國師辛鐵山。
對方都發出話來,要親手將自己拿下。地下情報人員傳回來的消息中,也不好判斷對方是否真有道行。不過在任何場合下,都公開宣告自己不是他的對手。
既然如此,寧澤當然要與這人會上一會。他也想要知道,所謂的玄武到底長什麼樣,是否真實。
至少在他眼中,情報中展示的辛鐵山屬於騙子概率大於真實。
梁騰、項進寶、褚文秀、黃邵帶兵三萬前去攻打密州,與田夫人約好協力奪城。
歐陽春、杜威、王衛、丁牧率兵三萬攻打蒲州,對付唐牛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