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使者(1 / 2)

馮喬並不認為寧澤好對付,可是得到偽兵戰法的寧澤,卻比想象中的更麻煩。

以前的寧澤再狡猾也有一個行為規律,就算猜不透他的詳細戰術,大戰略是不會變的。至少要打哪裏提前能夠知曉,並且做出應對。

可是現在的寧澤,就算你看著他來到一座城池,下一刻有可能直接從千裏之外出現,去打一個你根本想象不到的地方。

除了寧澤本人,沒人知道偽兵戰法是什麼東西。隻會認為他的法術越來越強,如今達到瞬息千裏的程度。

以為寧澤出兵攻打大靖,結果收到來自錦屏的消息,郡城被寧澤攻占,太守馬昂淪為階下囚。周邊縣城紛紛投降,隻有少數縣城官員還在頑抗。

接二連三的壞消息,使得南成內部人心惶惶。華國的強勢進攻,城池連續失守,如今隻剩袞州三郡之地,這般速度令人措手不及。

就算是馮喬,麵對這樣的狀況也隻能歎氣。

不管怎樣的劣勢,即使謀略、兵法略遜寧澤,以他的能力擋住對方問題不大,至少不會敗得如此之快。配合其他文臣武將,未必沒有扭轉局勢的可能。

隻是麵對一個謀略、兵法都在自己之上,還有高深莫測的法力,讓人防不勝防的對手,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謀略、兵法不足還可以跟其他人相互協作,穩紮穩打作為應對。這法術想盡辦法也無法破除,要怎麼才能抵擋?

如今錦屏落入寧澤之手,南成隻剩羌陽、大靖、寶台三郡,麵對想不出任何辦法壓製的寧澤,還有不斷增援的華國軍隊,就連馮喬自己都信心不足。能否擋住寧澤不讓對方再進一步,能否將他大靖門外,不要靠近羌陽?

南成兵力、糧餉、物資在連年征戰中不斷耗損,現在是青壯極少,募兵困難,錢糧物資供應不足。反觀華國,通過征戰不斷掠奪其他勢力錢糧人口,又通過寧澤的政策不斷吸引百姓入境定居,又有比那丘、博多國連年進貢,不斷輸送人口、物資,使得華國逐漸壯大,已經變成一個難以想象的龐然大物。

同時麵對周、梁、南成三國勢力,不但打得周、梁兩國主動求和,更將南成逼到如此境地。難道真的找不到任何辦法阻止寧澤?

錦屏郡被奪,壓力變得更大。

寧澤顯然不會就此停戰,南成隻剩三座郡城,對方肯定鉚足勁繼續進攻。直至兵臨羌陽。

接下來會打寶台還是大靖,又或者直接動用法術前往羌陽,實在難以預測。

馮喬尚且焦躁,身為南成皇帝,被逼到這種地步的馬健更不用說。

錦屏郡失守,馬昂被擒的消息傳回,令他慌亂無比。

從占據南方數州之地,兵精將廣,到現在龜縮於袞州苟延殘喘,轉變太快令人無法接受。

心中無比擔憂,就怕寧澤突然出現在羌陽,直接殺到自己麵前。

為什麼冒出這樣一個對手?凡人之間的權勢爭奪,像這種神仙一樣的人物幹嘛參與進來?

既然修為如此之深,不應該看破紅塵,專心研究長生之術嗎?

鬱悶歸鬱悶,卻沒任何辦法。

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大家都是一樣,你跟一個超脫與凡人,擁有強大法力的人戰鬥,絕對力量讓所有計策都成空。人家光靠實力碾壓就夠你吃一壺了,更不用說這人除了超強法力,還有輕鬆打敗天下第一武將的戰鬥力,加上讓司馬法都吃癟的超強謀略。

一個近乎完美的“仙人”,用凡人的思維如何能夠將其擊敗?

南成現在要兵沒兵,要糧沒糧,快要山窮水盡。反觀對方兵力越來越強,資源充足,優劣對比明顯。

馬健想要召回國師和玄機先生,感覺他們留在身邊能讓自己稍微安心,至少麵對寧澤還有一戰之力。可是又怕召回他們,寧澤會趁機攻下寶台郡,使得自己這邊雪上加霜。

一方麵擔心寧澤隨時出現在羌陽,越過大靖、寶台兩郡直達此處,一方麵覺得加強大靖、寶台防守,羌陽才能平安。

如此矛盾的心情充斥胸間,令人難以平靜。

馬健的焦慮,朝中文武都能看得出來。

相對於他,這些文武官員雖有壓力,倒沒這麼誇張。

很多人在心裏想好,一旦寧澤兵馬打到這邊,了不起投降華國,沒必要為南成死節。不是他們對南城不夠忠心,而是到了這個地步,基本上看清局勢。華國人才短缺,隨著勢力範圍越來越大,對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斷增加,所以推出各種政策,大家都看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