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澤占領寶台郡,立刻帶兵北上向羌陽進發。
馬健隻剩羌陽,隻要攻克此城,偽成勢力不複存在。
三大敵對勢力剩下兩個,一統十六州近在眼前。
寶台郡兵馬將進駐羌陽,馬健勢力也不會坐以待斃,這一戰估計是一路上最難打,也是最值得拿下的!
這場勝利會給華國最大信心,讓所有華國軍民看到統一正在實現。也讓偽周、偽梁清楚看到他們的命運。
辛鐵山、師才立下大功,接下來的戰鬥不需要參與,留在寶台郡負責守城。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隻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寧澤大軍在始皇帝戰法加成下飛快行軍,日夜兼程抵達羌台關。
關卡守將魯五昌得到消息驚慌失措,他手中隻有000士兵,沒有任何支援。
南成所有將士都在羌陽城,準備背水一戰。
麵對寧澤兵馬,別000士兵,就算萬未必抵擋得住。
魯五昌趕緊召集部下商議,詢問對策。
副將楊寶提議,既然擋不住寧澤,不如放棄關卡直接退兵,撤到羌陽城與主力合流。
楊寶的建議讓魯五昌有些意動,仔細想想卻搖頭否認:“未得軍令擅自棄關,此重罪也!”
手下諸將聲議論,此時放棄羌台關擅自撤回,就算一時保住性命,到時候擊退華國兵馬,馬健肯定要算這筆賬。將領擅離職守,最嚴重可是掉腦袋的。
再者,就算退兵未必成功擊退華國兵馬,到時候羌陽被攻破,不還是一樣結局?
眾人愁眉不展,魯五昌也是沒有主意。
守是肯定守不住的,撤又不能撤,沉默許久,幕僚張綱道:“華國三方開戰,力壓周、梁及我國三方聯盟,勢不可擋。寧澤法力通,連國師、玄機先生都投靠對方。將軍守衛關卡,若違反軍令私自撤退,便是大罪。既如此,幹脆開關投降。聽聞華國人才緊缺,丹陽王求賢若渴,不定重用將軍!”
“若丹陽王不肯接納,如何是好?”魯五昌擔憂問道。
“將軍放心!對方以仁義治國,巴不得更多人站出來作為表率。將軍若降,就算不得重用,必受歡迎!”
魯五昌別無選擇,當即拍板:“好!待華國大軍抵達,魯某便開關投降,誰有意見?”
現場沒有任何反對之聲。
寧澤早就探明羌台關守軍數量,知道馬健已經放棄關卡,集中防禦羌陽城,隻是象征性留支軍隊,大概想稍微拖延華國兵馬,製造一些時間差利於後方防禦建設。
區區兩千兵馬擋不住自己,所以沒有在意。
軍隊抵達羌台關,就見關卡大門徐徐開啟,魯五昌率領兵將來到關外。
對方高舉白旗,顯然不是出城作戰,而是表明投降之意。
本以為對方會在關內死守,稍微拖延時間,沒想到如此幹脆。
寧澤率諸將來到陣前,魯五昌帶著部下迎麵而來,然後翻身下馬單膝跪倒:“羌台關守將魯五昌,聽聞王爺率兵前來,不敢冒犯虎威。願投王爺麾下效犬馬之勞!”
“我等願投王爺,效犬馬之勞!!”身後諸將齊聲附和。
寧澤露大喜之色,下馬攙起魯五昌:“孤得將軍,如虎添翼!將軍可願為孤領兵,作為先鋒攻打羌陽?”
魯五昌驚喜,寧澤非但沒有收掉自己兵權,反而任命先鋒讓自己立功,激動回答:“末將求之不得!”
寧澤軍輕鬆通過關卡,沒有任何抵抗。
魯五昌親自帶兵衝在前麵,直奔羌陽。
羌陽這邊得到情報,是羌台關守將魯五昌投敵,得寧澤命令作為先鋒殺了過來。
馬健大怒,卻又無可奈何。
魯五昌率先抵達羌陽,直接來到城下挑戰,大聲喊話:“丹陽王帳下先鋒魯五昌在此,誰敢與我一戰?”
城上是羌陽太守劉盤,魯五昌算是他的部屬,見對方投靠華國還反過來攻打城池,頓時大怒:“賣主求榮之徒,有何顏麵在此叫囂?”
魯五昌大聲回話:“識時務者為俊傑!南成氣數已盡,王爺定能掃清六合,統一下!勸府尊認清形勢,及早開門投降!”
“逆賊,休要多言!”劉盤怒道,“有膽便來攻城,教你有來無回!”
魯五昌可沒那麼傻,羌陽城早就做好防禦準備,自己這000人不夠送的:“龜縮城內才是無膽匪類!爾等可敢出城,與魯某大戰三百回合?”
“無膽逆賊,本府在此等你,有膽上來一戰!”
“無膽鼠類,速速出城與我大戰三百回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