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卜筮(1 / 3)

不多時,但見一人緩步而出,高約七尺餘,麵如冠玉卻稍顯病色,身穿素色長衣,外披交領直裾袍,再套軟毛披風,革帶束衣,錦帶掛一長劍,頭戴介幘,腳穿青絲履,儼然一副漢代士子模樣。

雲揚不用猜也知道此人是誰,想必便是戲誌才,不由想仔細看看此人,畢竟這也算是自己第一次見到三國故事中的人物,卻是把周倉這個自己真正第一次見到三國時的人物丟到一邊去了。

戲誌才緩步走進院落,卻不想一個少年正眼光灼灼的盯著自己看,麵上一愣,卻也沒有在意,道:“兄弟,敢問卜師可在此中?”

聽到‘卜師’二字,雲揚心中對卜林疑竇叢生,竟然能夠被戲誌才稱為‘卜師’,在這樣一個士族林立、學識封閉的時代,黃巾軍中豈會有卜林這般人物?若其也是士族出身又為何會投入到黃巾軍中呢?

“曹操便是派來如此使者嗎?身穿直裾袍來見我?”卜林圓渾的聲音從書房悠悠傳出。

戲誌才道:“今日忠以學子而來,非使者也,故不已大禮服相見,還往卜師不吝賜教,解忠卜筮之道之惑也。”

“想解卜筮之惑,可去平原管氏處,何來找我一墓中枯骨耶?況且,下卜筮之道皆源於你伏羲氏之八卦,今日你豈不是空懷寶玉而不自知?”

戲誌才道:“伏羲八卦傳承千年,卻難以抵擋歲月侵蝕,卜師豈不聞夫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世人皆道管氏承周文王之易而卜下,卻不知其亦難逃《周易》之窠臼,唯巨野卜氏繼伏羲八卦,傳夏啟、商湯以為八百年之巫師,難有出其右者!”

聽到二人對話,雲揚心中卻是極為震撼,這種震撼遠比自己剛來到東漢時要震驚的多,伏羲、八卦、夏啟、商湯……這些在現代被認為是傳的事情竟然在這個時代被人耳熟能詳的道出。

卜林道:“既然得你戲誌才如此稱讚,那我便替你解解這卜筮之道,請!”

話畢,戲誌才徑直邁步走進書房,一旁的雲揚準備轉身離去,書房內再次穿出卜林的聲音道:“你也進來。”

雲揚無奈,轉身進去書房,隻見卜林與戲誌才麵對跪坐,見過二人後便走在卜林身後,將手中書簡展開攤在地上,一屁股坐了上去。

看到這一幕,戲誌才笑道:“兄弟倒是不拘節,竟將竹簡墊於臀下。”

雲揚道:“再聖賢的書,若不能經世致用,用之以事,那它就是廁所裏的紙。”

聽聞此話,戲誌才起身一拜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兄弟一番話可謂振聾發聵,雖然不知道何謂廁所裏的紙,但是經世致用四字卻是道盡儒家奧妙。世人皆爭今古文經之爭,卻不知儒學之道不在於誰為正統而在於入世之道,不能治事急務,那便是無用之書。”

卜林輕撫須髯,道:“昔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方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則可,無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問。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臣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戲誌才再拜首,道:“謝卜師教誨。”

卜林道:“今日你想解卜筮何惑焉?”

戲誌才道:“我想卜一事。”

“卜事那就是非解惑,你覺得以我現在的環境可以行卜筮之禮嗎?”

“忠非貴胄,自然不用貴族占筮之法,當行民間占筮之法,且事有緩急,則再行特別之事,此房座北朝南開門可為蓍室,在於中央處放置幾案以替代床用於擱置蓍策,至於衣冠,忠以備好,便在院外。”

卜林道:“看來你是早有準備,好!我便替你一占,待我沐浴更衣,焚香致敬。雲揚,先替我招待一下。”

“啊?”雲揚一怔,這裏還有我的事情?不過話已至此隻能點頭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