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四十五(1 / 1)

2050年,物理課上,老師侃侃而談:“物理講究能量守恒,鉛球上升,動能減小,勢能增大;鉛球下降,勢能減小,動能增大。這是最簡單的一個例子看。”

老師放下手中的課本,眼睛直視學生們,在聽講的學生被他看到就更加認真,睡覺的他也不去多管。

50年代的學生學習全靠自覺。

他繼續說道:“物理上還有一個不變的定律,那就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對吧。”

除了走神的學生,那些認真聽講的學生回答道:“對!”

老師露出壞笑:“那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打你一巴掌就等於你打了我一巴掌呢?”

學生們心想按理說應該是這樣吧?要不下課試試?

老師的歪理逗得學生們哈哈大笑。

他也適時喊停:“哈哈哈哈,別想了,這個問題去問你們的思修老師吧,我們繼續上課哈。”

他這樣做是為了活躍氣氛,原本那些在睡覺的學生聽被同學們的笑聲驚醒,迷糊的抬起頭佯裝自己也在聽課,沒過五分鍾,又倒下了。

白色粉筆劃過黑板,磨碎的粉末颯颯落下。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個單擺,假使我在它的左側鐵球給一個力,這個力撞擊右側的鐵球,動能轉換成勢能,勢能再轉換成動能,一直這樣下去,是不是這個單擺可以一直擺下去呢?”

又是一個模棱兩可的問題,下麵沉默片刻後,有的回答可以,有的回答不可以。

敲了敲桌子,老師笑著解惑:“在物理上這種行為被稱為永動機,而現實中永動機是不存在的,如果有人說自己發明了永動機,我允許你不用彙報,直接砍了他吧。”

課堂上活躍氣氛是老師的一種手段,也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式。

這時,呂寶寶舉手站了起來:“老師,我父親是一位物理學家,他就和我說過造出了永動機,所以我覺得永動機還是有可能存在的。”

小明小王小紅小可愛四人聽後,從課桌拿出隨身攜帶的電離子槍,反手就將呂寶寶射殺,呂寶寶經搶救無效,享年15歲。

(ps:好好學習,記得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