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的內心起伏著波瀾。
跟很多個女孩子一樣,她也曾經幻想過愛情。
幾年前,她曾經有過一個初戀,是在同一個鎮上長大的高中同學。高中畢業後,那個男生讀大學去了,而她卻因為成績較差,隻上了一個高職院校。
讀書期間,兩人一直保持著異地戀的關係。
張婉讀高職院校畢業前的那個寒假,回到老家。老家的人,普遍經營煙花爆竹生意,因為每到春節,都會有很多外地人前來收購。張婉家也不例外,從學校一回到家,她就開始幫父母一起做煙花爆竹。
做煙花爆竹是一項危險性很高的工作,但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大家還是冒著危險,加班加點地生產。一年到頭,就盼春節前的這個旺季賺點錢。
那個春節成了張婉一生揮之不去的記憶。臘月二十五的晚上,因為操作失誤,張婉的父母不幸葬身炸藥,而張婉因為離得稍微較遠,幸免於難,隻是臉上也被炸藥炸傷了。
傷好之後,她的臉上留下了傷疤。
當她滿臉疤痕找到初戀男友,希望能夠從他那裏得到慰藉時,沒想到得到的卻是無情的拒絕。
沒有了父母的親情,沒有初戀的愛情,張婉心如死灰。最悲傷的時候,她真想一死了之,但是想著自己死後,奶奶怎麼辦?她就頑強地活了下來。
奶奶成了她活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
她不想再留在鎮,離開鎮後,她來到了市。在市,她去過很多地方——當然,從離開故鄉的那一刻起,她一直都戴著口罩。在經過無數次的拒絕之後,終於,楊明萬收留了她。
張婉給楊明萬的解釋是:自己呼吸道過敏,醫生,必須常年戴著口罩。
張婉幹活十分麻利,別人做10個口罩的時間,她可以做1個,而且,工資要求是最低的。
所以,在名萬口罩廠,她幹的活是最多的,拿的報酬是最低的。
對於張婉來,這已經很知足了。有一個棲身之所,有吃、有住,每個月還能拿出1000元左右不等的錢,寄給奶奶。隻是奶奶的年紀越來越大,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張婉也想盡快結束這種狀態,但現實不容她多想,要想結束這種狀態,就意味著她必須回到奶奶身邊去,那樣的話,就會失去生活來源。
在這種掙紮中,她艱難地扛著生活的重擔,一路跌跌撞撞往前走。
她也曾經幻想過愛情,但無奈初戀給她的傷害太深。初戀與她分手後不久,竟然就找了新的女友。
為什麼男人忘掉一個女人隻需很短的時間,而一個女人忘掉一個男人卻要用一生的時間?
張婉也能看出王大強對她的好感,但她怕王大強看到她的真麵目後,會揚長而去,因此一直心翼翼地維持著心裏的傷疤,不願被人揭開。
而這一切,她能對王大強嗎?
她身邊沒有親戚,沒有朋友,所有的感受,都隻能她獨自一人默默地承受。
團年那,當其他工友都在一起忙碌著準備團年飯的時候,都在熱熱鬧鬧準備慶祝過新年的時候,她卻隻能躲在自己那間狹窄的單身宿舍裏,默默地看書。
這些年來,她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跟其他年輕人不一樣,她不喜歡看手機,不喜歡刷某音,也不喜歡刷某信朋友圈。在書本裏,在故事裏,她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方的地和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