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中午時分。
泰國的海港邊,郵輪遲遲沒有靠岸。
楊洋得早就等得不耐煩了,說在海上漂泊了兩天兩夜,現在隻想下船去看看。楊名萬看著遠處的高樓若隱若現,覺得有些不對勁,說道:
“我覺得先前咱們離岸還要近一些,因為那些高樓看起來就近在咫尺了;現在看起來反而遠一些了,這是怎麼回事?難道……這船在遠離岸邊?這不可能啊……按照旅遊手冊上的線路安排,這個港口肯定是要停泊的啊……”
郵輪早上七點多就到了港口邊,如果要靠岸,早就應該靠攏了,此時已近中午,卻遲遲沒有靠岸,楊明萬終於忍不住了,他決定去找一找船上的服務員問一問,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船出了故障?
剛有這個念頭,還沒來得及邁步,就聽見船上的廣播響了。廣播先是用英語,後來用中文。大致意思是:這艘郵輪上有兩名來自中國的遊客,由於出現發熱現象,本郵輪禁止停靠該港口。
楊名萬一驚:兩名中國遊客?發熱?就不能停靠港口?這是什麼意思?
看來,這艘船上,除了他們一家中國人,還有別的中國遊客。
正在這時候,廣播再次響起,要求所有遊客回到自己的房間,禁止隨意走動,馬上有醫護人員上船,挨個檢測體溫。
聽到這裏,楊明萬心裏更加吃驚了,這病這麼厲害嗎?此前他也隻是聽張小婉說,口罩成了暢銷品,但沒想到這才兩三天的時間,竟然發展到這個地步了?
楊明萬不刷微博,這兩天上船後,船上沒有WIFI信號,如果要租寬帶的話,價格昂貴,他們也沒上網,也看不了朋友圈。
無奈之下,楊明萬想打個電話給國內的張小婉問問情況,這才發現沒開通漫遊。此時,就是想撥打10086,也沒轍了。
海上幾日,他就像到了一個信息隔絕的社會,對於遊船之外的世界,一概不了解。
三人回到房間,楊洋得無聊地看起了電視,電視上正播放著動畫片。突然,楊明萬靈機一動,對兒子說道:
“你調一下台,看能不能看到電視新聞。”
楊洋得試著調了幾下,果然調到了新聞頻道,但全都是英文,大家也聽不懂。突然,電視畫麵上出現了熟悉的情景,中文的招牌、中文的指示牌,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個中國人在接受采訪。
接受采訪的這個中國人,當然說的是中國話,隻不過電視台將他說的中國話翻譯成了英文。但對於來自中國的楊名萬一家來說,根本就不需要對中文進行翻譯。
楊洋得眼尖,看到電視上的熟悉的場景,說道:
“這是我們W市!”
電視上一個戴著口罩的人接受采訪時說,現在已經不準出門了,菜由社區統一配送到小區,社區工作人員的服務挺周到的。
接下來,電視鏡頭轉移到街上,空蕩蕩的馬路上,看不到一輛車、一個人,偶爾有車輛駛過,也是救護車。
直到這時候,楊名萬一家才知道在W市發生了什麼。他們前腳剛離開W市,後腳W市就封城了。
電視上繼續播放著英文新聞,楊名萬聽不懂,索性讓兒子把電視關了。
楊名萬對妻子黃飛鳳說道:
“哎,想不到,竟然這麼嚴重了……”
黃飛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