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奸細(1 / 2)

大軍進駐河陽之後林雲飛先是召集眾將開了個會,商討下一步具體的戰略,高寧作為東道主向大夥介紹了眼下河州的局勢,如今叛軍在河州境內主要是兩路人馬,一邊是討逆軍的老熟人寧孝全,當初他曾領軍圍攻過東平,結果最後被討逆軍和東州軍是聯手擊敗,為此他後來受到了寧澤恩的責罰是連降三級,不過之後他在和官軍的作戰中表現出色,加上如今叛軍四麵受敵,無將可用,無奈之下寧澤恩隻得讓其再次出任東線的總指揮,他率領的是叛軍主力,兵力較多,但實際戰鬥力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強,這一來是因為叛軍的精銳如今都分散在各地,寧孝全手下多數都是剛招募的新兵,人數雖多,但缺乏經驗。

另一路是盤踞在河州西南的尹傑所部,這位乃是叛軍大將尹子瑜的侄子,沾他叔叔的光一路爬了上來,這位打仗其實也算有一套,隻是生性凶殘,對治下軍民是動則殺戮,故此很不得人心,他麾下的兵力比寧孝全為少,但都是史立威當初留下的叛軍精銳,戰鬥力反而比寧孝全所部要強,高寧對茨建議是討逆軍兵分兩路,一邊以少數兵力拖住寧孝全,一邊集中主力先幹掉尹傑,這樣等於去掉了寧孝全一條臂膀,對於討逆軍接下來進攻宋州是大為有利。

林雲飛和眾將一商議都覺得這個計劃可行,林雲飛有心栽培兒子,於是便將進攻尹傑的任務交給了羅寶來負責,並且將手下的精兵強將一多半都調給了羅寶,後者明白老爹的心思,也想著能立些功勳,就這樣在這年的新年林雲飛率領一部分人馬留守河陽,牽製寧孝全,而羅寶則帶著人揮師南下進攻尹傑。

自從上次進攻河陽失敗之後,尹傑便帶著所部人馬回撤到了西南自己的地盤,他對戰局看得很清楚,討逆軍勢必會先集中主力對付自己,故此他幾次向寧孝全建議兩路人馬合流在西南與討逆軍決戰,要是贏了,則河州戰局頓時就會逆轉,但都被寧孝全以太過冒險為理由給拒絕了。

其實尹傑明白這隻是寧孝全的借口,實際上這裏麵牽扯到叛軍內部的派係鬥爭,之前過如今大幽國內齊,魏二王爭權,各自身邊都有一群死黨,其中寧孝全跟魏王寧思孝過從甚密,而尹家叔侄則是站在齊王寧思忠這邊的,所以寧孝全不願聽從尹傑的計劃,進而讓其立功,這不由得讓尹傑一再哀歎,感覺叛軍再這樣下去隻怕是要走向窮途末路。

盡管如此尹傑也知道自己平日作惡太多,即便投降,朝廷將來也未必容得下自己,如今隻能和叛軍是生死與共,故此他隻得調動自己手頭的人馬是嚴加布防,希望能阻擋討逆軍一陣,應該一開始羅寶等人打的是很吃力,尹傑這人雖然凶狠殘暴,但打仗確實有一套,加上手下多是精銳,故此討逆軍起初每向前推進一步幾乎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雖羅寶這次帶來的人馬不少,可這麼打下去也消耗不起,故此羅寶一度是頗為頭疼,但很快事情就發生了微妙地變化。

首先由於尹傑太過凶暴,平素就不太得人心,而這次為了對抗討逆軍又在轄區內施行了種種管製,結果導致大批軍民不堪難受,紛紛開始投奔或者協助討逆軍,如此一來著實減了討逆軍麵對的壓力,另一方麵在得知討逆軍在河州占據主動之後夏侯遂良也終於坐不住了,派大將薛倫率領三千人馬前來配合羅寶進攻尹傑,當然羅寶也明白大師兄此舉不過是怕河州大部被討逆軍奪去,故此想借機分一杯羹,不過眼下薛倫所部的參戰對於己方畢竟是一大助力,故此羅寶對這還是頗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