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羅天寶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也不禁頗為感慨,郎月是夏侯遂良的左膀右臂,沒想到最後落了個如此結局,這也是亂世中人的不幸啊,羅天寶念在相識一場,特意命人將郎月等人的屍體加以裝殮,之後葬在了東平郊外,薛倫等人念在同僚舊情集資幫郎月等人舉辦了隆重的葬禮。
夏侯鴻烈這一死,東州戰事的結局也就基本明朗了,之後羅天寶讓薛倫率部帶著夏侯鴻烈的首級去招撫東州剩餘尚未歸順的鄉縣,多數地方一看夏侯鴻烈已死,連薛倫這樣的大將都歸順了,己方再堅守也沒什麼意義,於是紛紛歸順,隻有兩個鄉縣堅持效忠夏侯遂良,不肯歸順,薛倫也狠,幹脆直接帶兵給攻了下來,等李國忠率領的官軍主力抵達時,東州已經基本平定了。
此時擺在羅天寶等人麵前的隻有吉,沂,臨三州了,而此時這三州的處境也很被動,北路郭勳率領的官軍主力南下,這部分人都是之前參與攻打北地的精兵宿將,戰鬥力在官軍中都堪稱一流,而郭勳也聰明,臨來時特意從嶺北把高玉蘭給調過來了,後者當初在臨州經營多年,威望頗高,而且熟悉地理民情,在其幫助下郭勳是一路勢如破竹,打得李從雲節節敗退,而如今東州又已平定,李從雲跟計百達陷入了被南北夾擊的危險。
此時李從雲的頭腦還算清醒,他清楚三州恐怕難以固守,如今唯一的出路就是經由吉州向東成為流寇,之前說過東部此時官軍的勢力還沒有完全滲透,憑李從雲,計百達手頭的人馬到那裏或許還能有所作為,但此舉必須得到計百達的同意,然而後者如今依舊抱著模棱兩可的態度,為此李從雲是心急如焚。
按照李國忠等人的意思如今官軍主力既然平定了東州,接下來就應該直插吉州,切斷李從雲等人東竄的去路,最後和郭勳等部形成合圍,但羅天寶對此有些猶豫,畢竟吉州是討逆軍發家之地,計百達又是自己的二師兄,他是真不希望弄得雙方同室操戈,生靈塗炭,而且他覺得計百達是有可能爭取過來的,於是羅天寶跟李國忠提出一個大膽地提議,由自己潛回威寧,說服計百達,對此李國忠等人是極力反對。
“不可不可,少帥您如今身份尊貴,怎能輕易犯險?這種事讓別人去就行了,您就在後麵坐鎮指揮。”
羅天寶知道李國忠這種人不可能理解自己的想法,他隻得盡量說服對方,表示如果正麵攻打官軍勢必要麵臨更大的傷亡,最後李國忠看羅天寶態度堅決,而且後者也做出了事成之後功勞大家一人一半,要是失敗一切罪責由自己承擔的許諾,李國忠這才勉強答應。
既然說是潛入,就不能帶太多人,最後羅天寶從江湖群豪裏挑選了十一個人,大夥裝扮成走江湖賣藝的偷偷潛入吉州。
其實此時吉州方麵也在邊境布置重兵防禦,但一來由於計百達眼下的立場還不明確,所以吉州方麵隻提防官軍大部活動,對於奸細耳目,出於種種考量是睜一眼閉一眼的,加上有丐幫,魔教等勢力的幫助,故此一行人還是順利潛入了吉州,一路上羅天寶偷眼觀察,吉州的情況其實還不錯,畢竟自從討逆軍起兵之後這裏已經好幾年沒有爆發過大的戰事,境內大股的盜匪也基本得以肅清,所以老百姓的日子大體還是過得不錯的,尤其是相比於中州,北地這些連年惡戰的地區,說是人間樂土都不為過,看到這些羅天寶更加堅定一定要避免這裏生靈塗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