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改2(1 / 2)

楊二郎這裏和父兄話別,因為玉鼎真人將要帶著他回到玉泉山金霞洞修行了。

闡教十四位一代弟子,都有各自的洞福地,以前修為不到金仙還比較貪戀昆侖山濃鬱的地靈氣,如今個個都是金仙修為,個別厲害的已經金仙圓滿了,比如廣成子師伯就將要證得太乙散數,是為太乙金仙。

金仙往後再往上修行,靈氣的作用就沒那麼大了,最為關鍵的還是要找到契合自身的大道法則,並且對其有著深刻理解和運用之法。

自此和大道有一定契合,隻需抗過每五千年的大道檢測,看看你是不是偷懶了,這就是金仙的三災了,一般隻要修為不原地踏步,理論上是可以長生久視的,這就是不滅金仙。

之所以是理論上的長生,是因為沒有災還有人禍呢。

師傅太乙真人也和眾同門一樣,金仙之後就各自回家,無事不來昆侖山相擾。

肖堯這裏就討了個巧,在昆侖山外圍弄了個桃花山,不是福地也勝似洞,隻是沒有洞福地鎮壓氣運的效果,其他地方甚至強過某些洞福地呢。

待的得楊戩和玉鼎真人走後,楊氏父子的去留成了問題,肖堯心裏暗暗思量。

楊氏父子還是比較拘謹的,站在一旁大氣不敢出。

還在思量之間,就見那楊大朗楊顯學著二弟一樣,口喊師傅也跪地磕頭起來。

肖堯見此,心裏嗎麥皮,這一幕我見過!

不止是楊戩用過,好像自己當初也是這樣色兒滴~

這踏馬…

總算理解了師傅太乙真人當初的無奈了。

咦~

貌似可以推給師傅!嗯,就這麼辦了!

一揮袖子,楊顯不由自主站了起來,這一會兒的功夫頭都磕破了,鮮血淋漓。

肖堯見了心裏一軟,此子資質或許不高心性毅力也算上佳了,勤勉些還是有望仙途的。

又想到自己當初也是這麼彷徨無助的樣子,何其相似啊,那時候自己連活著都是膽戰心驚,遇到了師傅太乙真人就當成了一棵救命稻草,以至於不惜近似撒潑打滾的方法,死皮賴臉的拜師。

如今想來師傅未必看不出來自己的心思,確還是收下了自己,想到了這些,肖堯對師傅太乙真人更加多了一份孺慕之情。

看了看一旁神情沮喪的楊顯,他以為拜師不成很是難過,他自責自己,要是資質再好上一些就好了,肖堯成仙日久從他的神情也能看出一二,心道這楊大郎倒也是個知進退的。

於是對他講到:“楊顯,汝的資質不如汝弟多矣,修行之路難免一路荊棘,十分坎坷,想要踏上仙途需得十二分的努力方才有一絲可能,如此!你可還要修行嗎?”

楊顯聽得此話,激動莫名,淚眼婆娑,這是大悲大喜之狀。

欲要跪下磕頭,這一次肖堯有所準備,施法阻止了他。

“汝弟與我有同門之宜,汝拜我為師如何可行,不若你我做個同門可好,我願替你引薦名師,正是我的師尊太乙真人!你先前拜我算是還了救命之恩,再拜我確是受之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