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公元164年,三月初。
北京的春總是來得晚而去的早,江南此時已是草長鶯飛萬物榮發的時節,這深處北國的帝都卻還是一片肅殺景象。
在一場春雪過後,整個紫禁城都開始忙碌起來。無數的宮人和宦官從各自的住所出來,拿著掃把,井然有序的清理著各個宮殿門前的積雪。
剛剛過去的一年裏,大明帝國在遼東的抗金戰爭以及中原的剿匪戰爭中,均遭到了巨大的失敗。
中原戰場上,闖賊攻克了河南首府開封,周王身死。遼東戰場上的鬆山一役更是被打了個全軍覆沒,葬送了九邊最後的精銳。
宮裏的太監們知道,崇禎皇上這個時候的心情不好。大家都默默地做自己手頭上的事情,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觸黴頭。宮廷裏不見了往日的歡聲笑語,顯得沉悶而又壓抑。
然而,隻有一處例外,洋溢出與北京城此刻的壓抑所不相稱的熱情與活力。這熱情的源頭就在北京西苑的內操場中。
西苑的內操場,本來是明代皇帝訓練太監內操的地方。此處占地廣闊,背靠禦林苑,環境隱蔽,且距離紫禁城不遠,是訓練心腹部隊的絕佳所在。
此刻偌大的操場上整整齊齊地站著十個大方陣的士兵。每個方陣的頭排站著一個發令兵,正在各自高聲地喊著口令整隊。
“向右轉!”
“向前看齊!”
“稍息!”
“立正!”
這嘹亮的軍令聲雄壯有力。方陣中的士兵應聲而動,整齊劃一,仿佛是同一個人一樣。
所有的士兵上身都穿著大明製式的大紅色胖襖,褲子則是上鬆下緊的馬褲,腿上打著綁腿,腳上穿著千層底的布鞋,頭上戴著配有防箭簷的灰白色氈帽。
站在方陣前觀禮台上觀看方陣集結的,是一個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半大孩子。穿著和士兵們一樣的軍裝,但是頭上沒有戴氈帽,而是用一根簪子紮起了發髻。圓圓的臉曬得跟大兵們一樣黝黑。
“報告團長,全團共1000人,實到1000人,已集結完畢,請團長訓示!”
這個被稱為團長的少年,自然就是崇禎皇帝的嫡長子,大明帝國的未來皇帝朱慈烺了。
朱慈烺看著麵前的士兵們,心中不禁暗歎一口氣,自己總算是在這個即將到來的亂世有了自保的本錢!
現在的這個朱慈烺的軀殼裏住著一個現代人的靈魂。他本來是一個股票推銷員,在一家基金公司裏麵做著賣股票的勾當。
他本來的願望是能成為一代資本大鱷,誰能想到,一覺醒來,就魂穿到了明末崇禎十三年,還好死不死的穿越到了大明最後一個太子朱慈烺身上。
他在前世作為一個金融掮客,每日都承受著股價漲跌的落差,自然心理素質無比強大。
在度過了最初的驚慌期之後,他很快的調整了心態。自己既然是大明的太子,那自己的命運就和大明綁定在了一起。
“雖然曆史上的大明亡於崇禎十七年,但此刻上既然讓我來到這亂世,我就要逆改命!”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朱慈烺在深宮中心翼翼地呆了幾個月,做了一些功課之後才發現,自己這個太子如果沒有自己的皇帝老子支持的話,什麼都做不成!
要錢?你一個孩子,每月的吃穿用度都有宮裏負責,以什麼名義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