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合泰微皺眉頭,催促道:“大同有何軍情,快快!”
那探子跪在地上答道:“稟報將軍,大同鎮下所屬李家堡,野狼口,虎兒口,三處明軍守備派人聯絡我軍,是願意效忠我大清,希望將軍能發大兵接應!”
蘇合泰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欣喜,而是懷疑會不會是明國搞得什麼陰謀詭計,想要詐降賺自己主動進攻,然後再伏兵四起什麼的。
蘇合泰會有這種念頭倒不是蘇合泰多麼擅長玩陰謀詭計,更不是因為讀了什麼兵法,純粹是《三國演義》看多了的結果。
當年老奴努爾哈赤還在李成梁帳下當舔狗那會兒,沒事兒就喜歡聽書先生講個《三國演義》。他一個女真酋長,哪裏有什麼文化,隻覺得裏麵的計策屬實高妙。
後來努爾哈赤遼左發難之後,為了提升自己手下將領的計謀水平,特意從明國境內買了一批《三國演義》的畫本作為後金軍將領們的高級讀物。
蘇合泰作為滿清體係內的官二代,當然也是熟讀此書。
因此探子一明國守備要來投降引路的時候,蘇合泰下意識地就以為是明國在玩兒詐降計,滿臉疑惑地問道:
“那幾員明國的守備在明國混的好好的,怎麼突然想著投降咱們大清了?”
那探子答道:“那幾員守備了,明國那邊發了大案,明軍上下好多將官都被抓了。這幾員守備底子不幹淨,擔心自己也被牽扯進去,故而想要投奔我大清。”
蘇合泰隻想當一個太平將軍,軍中的事兒他是能不理就不理,糊塗地很,明國那邊到底有沒有發生什麼大案,他自己也不清楚。
不過蘇合泰這人有一點好處,那就是懂得放權,平時軍中大事務都交給手下去辦。現在遇到了突發狀況,蘇合泰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他帶來的鑲白旗心腹們。
“你們覺得此事是真是假啊?”
蘇合泰話音剛落,一個矮壯軍官從下首應聲而出,高聲答道:
“將軍,末將之前一直負責護送晉商糧隊,這探馬的那幾員守備末將也有所了解,都是那些明國的商人喂飽了的狗。晉商的糧隊出關他們都是知情的,平時沒少給晉商打掩護。
這薑鑲的信上也了,明國太子清查晉商一案,弄得邊軍上下人心惶惶。薑鑲身為大同總兵尚且被逼的造反,這幾個守備在明國不過是蟲子一樣的官兒,想要投奔我大清也情有可原。
末將以為,這乃是大好的機會,我們應該趁機南下,若是有機會便打下大同雄城,就算打不下來,能搶到些財物丁口也是好的。要是等到皇上的旨意從盛京傳過來,隻怕明國那邊已經安頓好人心士氣,想要再南下就沒這麼容易了。”
話的將領名叫塔世渾,白甲兵出身,以敢戰聞名滿清。這塔世渾正當壯年,本該在遼西軍前效力的。結果他這人作戰太過勇猛,鬆錦會戰的時候衝的太靠前,被明軍砍掉了一隻左臂。
塔世渾僥幸撿回一條性命之後就被丟到歸化城負責通傳情報等工作,也算是讓他提前養老了。
這塔世渾威名在外,又為滿清折了一條胳膊,因此在歸化將軍府裏麵地位超凡,論其號召力還在蘇合泰這個官二代之上。
蘇合泰見塔世渾這員老將出來話了,他自己也覺得這次南下應該是有賺不賠,終於不再猶豫,點頭道:
“既然大家都表示要南下侵明,本將軍也不再猶豫,傳本將軍將令,土默特草原上左右翼下屬各部台吉,每部旗丁值三抽一,限期三日內帶起兵馬糧草,隨本將軍南下!”
來當初皇太極打敗林丹汗之後,追著林丹汗的屁股一路追到了青海。路上的土默特各部自俺答汗還有三娘子之後早就一蹶不振,誰腿粗就抱誰的大腿。眼見著當初的大腿林丹汗不中用了,土默特各部毫無心理負擔的調轉槍口追隨了滿清。
皇太極可不是好麵子的漢人皇帝。在他看來,口頭上的臣服一文不值。對於土默特各部的投懷送抱,皇太極不僅紛紛笑納,還要在歸化城設立歸化將軍一職,統帶土默特各部。
同時秉承著分而治之的思想,皇太極還將土默特各部分屬左右兩旗,以此進一步削弱土默特的力量。
因為歸化城距離盛京太過遙遠,且又臨近長城,如果所有事宜都要請示盛京再做決定的話,隻怕黃瓜菜都涼了。因此歸化將軍的權柄也格外的大。
駐守歸化城的歸化將軍不僅要負責征集蒙古草原上的人力物力財力,探查明國敵情,關鍵時刻還有臨機專斷之權,可以憑歸化將軍大印調撥土默特各部騎兵。如果土默特各部不奉軍令,就會被視為違抗滿清朝廷的意誌。
違抗滿清朝廷的後果是什麼,所有土默特人都明白——滿清可不是大明,他們滅族,是真的會滅族的。
因此蘇合泰的將令一下,土默特各部的牧民也好,台吉也罷,哪怕再不滿,也隻能乖乖聽話,把散出去的騎手們集中起來送到歸化城。
他們現在能做的,隻有祈禱長生保佑,讓部落的夥子們能從明國搶回足夠多的財富奴隸,彌補耽擱時帶來的損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