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桑幹河穀放眼望去,以蒙古兵為主的滿蒙聯軍黑壓壓地排成了一大片,鋪滿了整個河穀。
走在這支隊伍最前方的,則是穿著破舊紅襖的大明帶路黨們。
隻見大紅色的軍裝和身後鑲白旗滿洲兵的白色軍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上去顯得分外紮眼。
從邊牆附近的李家堡到卡在河穀中間的辛家堡,直線距離大概有五十裏。滿蒙聯軍一人數馬,急行軍起來速度極快,原本計劃著在當下午就可以抵達明軍駐守的堡壘。然而李大海和蘇合泰都沒有料到的是,七月份正是大同的雨季。此時桑幹河水位暴漲,本來較為寬闊的河穀地帶變得狹窄難行,好多路段甚至不得不下馬步行才能通過。
最後緊趕慢趕,滿蒙聯軍總算在太陽落山之前抵達了辛家堡下。
考慮到色將晚,不宜作戰,蘇合泰又想起了李大海這個帶路黨,表示李大海立功的時候到了,讓他到堡下去招降守將辛寧。
雖李家堡的女人被韃子禍害了一個遍之後,李大海心裏麵恨韃子也是恨得要死,但這叛徒的稱號既然已經背上了,再想回頭可就為時晚矣。
李大海此刻縱有千般懊悔,也隻能跟著滿清一條路走到黑,幹起了為虎作倀的買賣。
“辛寧兄弟,辛寧兄弟,我是李大海啊!”
李大海之前就和辛寧關係不錯,閑來無事的時候,經常來這辛家堡走動,辛家堡上下的兵丁就沒有不認識他的。
因此他來堡下叫門,堡上的士兵雖然已經看到了跟在李大海身後那長龍一般的韃子大軍,但還是為他向辛寧通報了一下。
其實早在滿蒙聯軍距離辛家堡還有五六裏路的時候,堡內的守軍就已經居高臨下發現了敵軍的動向。辛寧在得到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就派堡內的斥候騎快馬向大同告變,然後緊接著關緊大門,將堡內早有預備的滾木礌石全都擺放到寨牆上。
這會兒的滿清並沒有入主大明下的意思,不像山海關之戰後為了爭奪下還要假惺惺地偽裝出一副仁義之師的模樣,宣揚什麼投降不殺。
此時對他們而言,入侵大明並沒有多麼深遠的戰略意圖,僅僅是以此獲取子女財物罷了。
在這種背景下,滿清對投降的城池並不會有什麼好聲氣,城內的青壯年同樣要被擄掠為奴,城內的財富也都要被打包帶走。
因此邊境各堡的將士也都知道滿清一旦入寇,絕不會給各處的城池活路,就算投降也是沒有用的,因此一個個都絕了僥幸的念頭,要跟滿清拚死作戰到底。
辛寧這邊正在緊張地布置防禦工作,傳令兵從城頭急吼吼地跑了過來,向辛寧稟報李家堡守備李大海在堡下求見。
辛寧又不是傻子,在這樣的背景下,李大海沒有在李家堡抵抗作戰,也沒有派人來通知滿清的入寇,反倒自己出現在了辛家堡的城下,不用想就知道,李大海定然是做了叛徒了。
一想到這點,辛寧連聽李大海辭的興趣都欠奉,下意識地就想讓傳令兵將李大海趕走。
不過辛寧轉念一想,李大海現在已經是滿清的走狗,自己僅僅是將李大海斥退似乎太過便宜這廝,不如來一個將計就計!
“在下麵的可是我李兄!?”
不多時,辛寧從五米多高的寨牆上探出頭向李大海喊道。
李大海知道新寧這人素來忠義,恐怕不是自己三言兩語就能得服的,擔心辛寧二杆子勁頭上來給自己射上一箭。因此李大海刻意騎馬在距離寨牆十步遠的地方立住,眼睛警惕地盯著寨牆上明軍的一舉一動,身上披著雙層的鎖子甲,準備一旦情勢不妙就轉身跑路。
現在見辛寧竟然還顧念和自己的相交之情,李大海防備之心稍有懈怠,扯著嗓子喊道:
“辛寧兄弟,正是老哥我啊!辛寧兄弟,老哥我來是為了給辛家堡上下五百來號弟兄送上一條活路來的。辛寧兄弟,你也看到了,老哥我身後跟著的是十萬滿清兵。
現在大清國願意給我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隻要兄弟你願意率領堡內明軍投降大清,大清朝廷定然重重有賞!”
辛寧之前和李大海素來相熟,倆人沒少一起喝酒聊。
在辛寧的認識裏,李大海這人大奸大惡不上,不過也不上有多忠義。他不過就是一個有些算盤,貪生怕地的普通人。隻是辛寧萬萬想不到,之前的好友現在竟然當了漢奸。
之前沒見到麵的時候,辛寧還有些不敢相信,眼下親耳聽到李大海口中毫無廉恥地替滿清起了招降辭,辛寧心裏麵是又驚且怒,偏偏還不能表露出來。
辛寧為了騙李大海進一步放鬆警惕,在堡上高聲喊道:“李兄,我也知道你是好心為我堡中兄弟謀一條生路,隻是我們堡內的弟兄降了滿清那邊到底有沒有安全保證,口無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