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奔跑的路上,莎莉雅大祭司向陸泓表達了讚賞與謝意。
感謝陸泓讓手下救助“船工工會”的孤寡遺孀和“死亡運河”街區的難民。
無差別的救助人們,是慈悲女神莎莉雅的教義。
舊世界是一個艱難掙紮的地域。
疾病,戰爭和壞運氣使得任何一個到達絕望邊緣的男人或女人向慈悲女神莎莉雅祈禱。
無論是監獄或病床,死刑犯或是垂危病患,甚至戰場上的重傷者。
莎莉雅女祭司會攜著白鴿來到他們身邊,滿懷眼淚聆聽他們最後遺言和悔過,並給予安慰或寬恕,最後給予堂有著更美好生活的承諾。
在帝國每個城市和主要城鎮都有一個純白色的莎莉雅神廟,在城鎮和村莊內的神殿內也必定有一個獻給慈悲女神的神壇。
塔拉貝克貧民窟的貧民稱當地的莎莉雅女祭司為善者。
因為當地神廟的廚房每都給那些挨餓受凍的人民提供食物和湯水,甚至會將自己的食物也供給給他們。
當地上層階級憎恨慈悲女神教派,他們認為慈悲女神教派把金錢和時間浪費在那些懶惰又愛喝醉酒的農民身上,讓人惡心。
莎莉雅大祭司認為陸泓救助難民的舉動,在本質上便與瑪麗恩堡那些貴族不一樣。
所以她非常看好陸泓,願意滿足陸泓的請求,向陸泓提供幫助。
這便是優良名聲的好處了。
陸泓在謙虛的同時,撓了撓頭,他發現這其中有些事情並不是他做的。
這是苟變最近為了打入“死亡運河”街區,而向僅存的原住民示好,為他們提供了工作和救助。
烏鴞公會下達的決策,好像一齊算到了陸泓頭上。
畢竟陸泓是瑪麗恩堡官方承認的傭兵團團長,瑪麗恩堡人們認為烏鴞傭兵團的舉動都出自於陸泓。
當眾人走進利亞會長的病房時,最初的那位莎莉雅嬤嬤滿頭大汗,卻還在為利亞會長祈求神光。
莎莉雅大祭司帶領數名莎莉雅祭司一齊出手,使用神術與醫術為利亞會長吊命。
除了莎莉雅祭司們,其他莎莉雅修士也前來幫忙,為利亞會長止血上藥。
光是身著白衣的莎莉雅修士,進進出出便有十數位。
縱然是瑪麗恩堡內某位貴族將死,莎莉雅教派都不會這麼重視。
莎莉雅教義與貴族們的觀念,從根本上便有衝突。
若不是貴族們願意為莎莉雅神廟提供財政補助,莎莉雅教派甚至不願意為貴族進行醫治。
雙方誰也看不上誰,但又需要從對方身上擢取所需。
瑪麗恩堡貴族與莎莉雅教派就這樣保持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隻是利益交換,終究比不上打心裏的認可。
信仰莎莉雅的女修士們,對利亞會長的所作所為便是真正的認可。
莎莉雅修士們在忙碌,陸泓自己便如局外人一般插不上手。
雖然陸泓是這場風波的參與者,但是他不懂醫術,根本就幫不上什麼忙。
所以陸泓隻能站在院門外等待,站在裏麵還有可能會擋到莎莉雅修士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