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黃昏時節,一行人趁著夜色人稀,悄然離開了瑪麗恩堡。
甚至為了不引人注意,一群人還是分批出的城。
特裏斯坦雖然心中有些疑惑,但還是沒有對此提出反對。
從瑪麗恩堡西南方向出城,出城便是一條可供馬匹奔馳的大路。
順著這條路一直前進,便會到達一個叫做克萊森的城鎮。
克萊森是一座商隊來往繁榮的鎮,所有離開瑪麗恩堡想要通過“吉索萊奧隘口”的商隊,都要經過這裏。
所以這座城鎮便成為了瑪麗恩堡與巴托尼亞進行交易的中轉站之一。
算得上是極為重要的商業鎮。
甚至於在這裏購買巴托尼亞葡萄酒,都要比瑪麗恩堡內便宜上一、兩分。
一行人騎馬前進,但並沒有全力奔馳,僅僅隻是快步前進。
特裏斯坦騎馬行在最前,這似乎是探險騎士們一直以來的習慣。
陸泓與特裏斯坦並肩而行,兩人順便聊著。
西普勒斯與維克托大師,則跟隨在探險騎士們的最後方。
西普勒斯換下了自己一身招牌的獵巫人裝束,僅僅穿著普通的黑色皮甲,身上倒是依然攜帶了各種武器。
隨身攜帶武器並不是一件讓人驚奇的事情,倒不如連武器都不帶反而讓人感到奇怪。
至於最關鍵的維克托大師,則全身都籠罩在一件黑色兜帽中,連麵容都進行了隱藏。
他若是不話,都沒人能發現他是一位老人。
維克托大師一路上也確實一言不發,不與任何人交談,宛如一個木頭人一般。
這是陸泓與維克托大師出發前的約定。
維克托大師的外貌確實過於顯眼,很容易被人記住,不適合顯露在外。
更何況,陸泓並沒有告知特裏斯坦,維克托大師的身份。
因為陸泓無法向特裏斯坦解釋,一名魔法大師為什麼要跟隨隊伍一起前往巴托尼亞。
特裏斯坦能夠在巴托尼亞享譽盛名,那便可以證明他不是個傻子。
一位魔法大師的同行,必然意味著科利爾先生這一趟旅途有所蹊蹺。
從此角度來思考,陸泓甚至不願意維克托大師在危險中顯露身份出手。
特裏斯坦、西普勒斯與自己能夠解決,那便最好不要勞煩這位情緒不太穩定的黃金大師。
陸泓與特裏斯坦談地,隨意的聊著。
不過陸泓其實是在從特裏斯坦的話語中獲取信息,畢竟他並不熟悉巴托尼亞這座騎士王國。
特裏斯坦告訴陸泓,巴托尼亞由十四位公爵統治,巴托尼亞現任君主是“獅心王”勞恩·列奧康沃爾。
人們認為,繼“統一者”吉勒斯·布瑞頓故去後,勞恩國王是巴托尼亞最偉大的一代君主。
勞恩國王政令清明,在處理騎士與貴族的問題上頗有一套。
他主張萬事公平,即便公子王孫亦不能免於法律,他永遠聆聽除農民以外百姓的呼聲,所有鳴冤都要公平處理。
勞恩國王治國有方,精通外交,在人們眼裏他不僅是“統一者”吉勒斯·布瑞頓的繼任者,更是這一高貴血統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