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愛的回答(2)(1 / 3)

第六輯:愛的回答(2)

愛沒有重量

●佚名

曾經聽過這樣一則故事,那是一則非常動人,而且發人深省的故事:

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馬拉雅山的聖廟去朝聖。路途遙遠,山路難行,他雖然攜帶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來,還是顯得舉步艱難。就在他的前方,他看到一個小女孩,年紀不會超過十歲,背著一個胖嘟嘟的小孩,也正緩慢地向前移動。

她氣喘得很厲害,也一直在流汗,可是她的雙手還是緊緊嗬護著背上的小孩。

印度教徒經過小女孩的身邊,很同情地對小女孩說:“我的孩子,你一定很疲倦,你背得那麼重!”

小女孩聽了很不高興地說:“你背的是一個重量,但我背的不是一個重量,他是我弟弟。”

沒錯,在磅秤上,不管是弟弟或包袱,都沒有差別,都會顯示出實際的重量,但就心而言,那小女孩說得一點沒錯,她背的是弟弟,不是一個重量,包袱才是一個重量。她對她的弟弟是出自內心的愛。

愛沒有重量,愛不是負擔,而是一種喜悅的關懷與無私的付出。

他哀求母親,千萬不要告訴父親,他一定痛改前非好好學習。她既心疼兒子又怕丈夫分心,便答應了幫兒子隱瞞。

愛懸一線

●佚名

他是個山裏漢子,家裏窮,30多歲才開始學藝。當時師傅說:“你要想清楚,你是有老婆孩子的人了,這碗飯可不好吃啊,一顆腦袋天天都別在褲腰上,出不得半點閃失。”他說:“隻要能賺錢我不怕死,如果兒子將來也像我這麼窩囊,那我還不如死了算了。”師傅見他如此堅決,便破例收下了他。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很快地就能獨立表演了。為了更加驚險刺激,吸引遊客,他走鐵索時從不戴保險繩,而且中途還表演一些高難度動作。

玩命的活讓他收入不菲,家裏漸漸寬裕起來。兒子自小聰明懂事,小學時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為了不讓兒子擔心,影響學習,一開始他就和妻子商量好,對兒子隱瞞了走鐵索的事,隻說自己在山上承包了一個景點。夫妻倆一直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這個美麗的謊言,單純的兒子絲毫沒有看出破綻,真以為父親做了老板。

他發誓要讓兒子走出大山。兒子小學畢業後,他就四處求人,把兒子送到了城裏最好的中學。兒子住校,每個月回家一次。兒子每次回來,他總是故作輕鬆地說:“兒子,你隻管安心讀書,最近山上的生意不錯,需要花錢的地方盡管開口,在學校要吃好點,千萬別虧著自己。”兒子自從進城讀書之後,果然長了不少見識,常常講一些父母聞所未聞的新鮮事,而且每次拿回來的成績單都讓他們興奮不已。看到兒子聰明懂事,學習進步,他心中無限安慰,心想多年的良苦用心總算有了回報,再苦再累也值啊!自己每天出生入死還不都是為了兒子。此後他走鐵索時更加賣力了。兒子是他全部的希望,更是他前進的動力。

然而,他做夢都想不到,兒子竟然也一直在撒謊,那些成績單都是兒子精心偽造的傑作。兒子小小年紀離開了父母,無人管束,很快就迷上了電子遊戲,最後竟發展到逃課去打電子遊戲,學習成績自然一落千丈,為了向父母交差,他隻好精心偽造了成績單。父子倆就這樣各懷心事,在互相隱瞞中過了一年。

那天,母親在家裏忽然接到老師的電話,說你兒子已經3天沒來上課了。她才如夢方醒,趕到城裏,終於在一家電子遊戲室找到了兒子。她氣得渾身發抖,當即給了他一巴掌:“你以為你爸賺錢容易嗎?”一怒之下,她把兒子帶到了山上。

兒子第一次看到了“鐵索飛渡”,天啊,那個懸在半空中的人竟是父親。上下兩根鐵索,父親手上抓著一根,腳下踩著一根,晃晃悠悠地緩緩前行,突然一腳踏空,身體倒掛,遊客們頓時發出驚恐的尖叫,他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不敢再看。千鈞一發之際,父親用腳尖穩穩地勾住了鐵索,原來這是表演中的固定動作,人群中又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他震撼了,觀眾每一聲喝彩都像一枝利箭深深地紮進他的胸膛,他終於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自己花的每一分錢竟然都是父親用命換來的,悔恨的淚水奪眶而出。他哀求母親,千萬不要告訴父親,他一定痛改前非好好學習。她既心疼兒子又怕丈夫分心,便答應了幫兒子隱瞞。

可是,兒子僅僅收斂了兩個月,又忍不住“舊病複發”,一頭鑽進了遊戲室。老師再次打來電話時,被父親接到了,聽明真相,他直感到五雷轟頂,沒想到自己出生入死,苦心經營多年的謊言,換來的竟是這般光景。

第二天,他把兒子拽到了鐵索前,不由分說,就往他身上套好了保險繩,然後指著對麵的山頭吼道:“臭小子,隻要你今天能從鐵索上走過去,老子永遠不再逼你上學了,今後你想幹啥都行。”兒子看了看對麵,又瞧了瞧鐵索,一賭氣說道:“走就走,別以為這樣就能嚇唬我!”兒子心想父親天天都能走,何況我還有保險繩,怕什麼?可是當他一腳踏上鐵索時,立馬就後悔了,腳下深不見底,兩旁懸崖峭壁,一陣寒風吹來,隻感覺渾身汗毛倒豎,後背發涼,極度恐懼讓他根本無法保持重心,手心不斷冒汗,身體越晃越厲害,忽然一頭栽下,倒吊在半空中。他嚇得麵如土色,再也顧不得麵子,頓時嚎陶大哭起來:“爸爸,求求你拉我上來,我再也不敢逃學了。”父親卻鐵石心腸,置之不理。看到求情無望,他隻好艱難地爬起來,戰戰兢兢地一步一步往前掙紮……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走過去的,下了鐵索,渾身就像剛從水裏撈出來一樣,由於驚嚇過度,回家後他接連高燒了3天。

父親果然信守諾言,對兒子的事再沒過問半句。經曆了這次“生死考驗”,他嚇得再也不敢逃學,隻是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跟父親說過半句話,他恨父親如此絕情。

若幹年後,他變成了城裏人,他自己也做了父親。春天,山花爛漫,他帶著兒子又去了那個景點。看見有人正在鐵索上行走,3歲的兒子驚得半天合不攏嘴。他自豪地說:“那有什麼了不起,爸爸14歲時就能飛渡鐵索。”兒子向他投來崇拜的目光,豎起大拇指說:“爸爸,你真勇敢!”他拍拍兒子的小腦袋,笑了,眼裏卻濺出淚花。在他大學畢業前,父親永遠地留在了這片蒼茫的大山裏。

同學們在讓我們啊,所以真正要感謝的人是他們,是他們在背後默默地助我們奔跑!

誰助我奔跑

●佚名

這天學校廣播播出一條消息:為了調劑同學們的身心,做到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從而取得更好的高考衝刺效果,學校決定近日內舉辦一次高三學生長跑運動會。為了激發同學們的參與熱情,學校決定隻要是報名並堅持鍛煉的同學,學校將為他們專開營養小灶,同時,獲得名次的將給予重獎:第一名,現金300元;第二名,現金200元……高三(6)班的吳亮一聽就興奮起來,這真是剛想瞌睡就有人送上枕頭啊!他當即就報了名。

學校果然說話算數,為吳亮他們開的小灶確實有營養,有魚有肉,還有牛奶。吳亮他們快樂地吃喝著,幾天一過,原來蒼白的臉色就慢慢紅潤起來。

可光吃這營養小灶還不是吳亮的最終目的,他瞄準了讓人垂涎的重獎,有了那麼多現金就能夠買來許多學習資料,還可以很長時間不再為生活費發愁了,這麼一想他就起早貪黑地鍛煉起來。當然嘍,他的學習也沒有落下,反而往上衝了,因為良好的營養、有規律的鍛煉在支撐著他哩。

運動會開始了,吳亮信心百倍地跑了起來。他的身邊有許多長跑高手,有些還是校田徑隊的,可吳亮不怕。果然,跑著跑著,他就領先了。不過,一些平時名不見經傳的“黑馬”卻冒了出來,吳亮仔細一看,哈,認識,全是近些日跟他一起吃營養小灶、鍛煉長跑的刻苦勁一點也不遜於自己的幾個同學。

快到終點了,吳亮一馬當先,300元的現金就要到手了,他心裏不由得一陣陣激動。正高興著,耳旁忽然響起一聲聲粗重得像拉風箱的喘息聲,吳亮驚訝地回頭一看,是一個叫劉威的同學。吳亮連忙加快步伐,他有足夠的體力第一個衝過終點,而劉威明顯體力不支了。

可剛跑了兩步,吳亮的腳步就慢了下來,眼看著劉威一點一點地超過他,然後踉踉蹌蹌的劉威在同學們山呼海嘯般的加油聲中咬緊牙關衝刺,第一個撞線了!接著是吳亮……

比賽結束後校長當場發了獎金,吳亮接過200元現金,高興壞了,這可是他生平掙到的第一筆巨款啊!

回到辦公室裏,校長和幾位高三班主任一起快活地大笑起來。校長說:“你們提出的舉辦長跑運動會的點子不錯啊,既讓家庭貧寒缺少營養的同學們強壯了身體,又巧妙地不讓他們覺得學校這是在照顧他們,從而很好地保護了孩子們年少敏感的自尊心,高!實在是高啊!以後咱們學校就把這一方法不露聲色地固定下來,永遠惠及貧困的學生們,你們說好不好?”大家聽了齊聲叫好。

卻說吳亮正高高興興地往宿舍走,忽然有個同學輕聲叫住了他,吳亮一看,是剛剛長跑獲得第一名的劉威,劉威說:“吳亮,其實我知道剛才你明明可以獲得第一名的,可你卻讓給了我……”

劉威有點硬咽,吳亮卻憨厚地笑了。是的,剛才在他鉚足勁準備衝刺的一刹那,忽然想起劉威比他更需要第一名,因為他聽說過劉威的家庭更困難,於是故意放慢了腳步……

吳亮忽然用飽含深情的口吻說:“劉威,其實你不用感謝我,真的,老師們的良苦用心我全知道,還有,實際上單憑我們短期的鍛煉哪能跑得過那些長跑高手們,同學們在讓我們啊,所以真正要感謝的人是他們,是他們在背後默默地助我們奔跑!”

你本來就是爸爸媽媽的天使,也是我們所有人的天使。因為天使的心裏,從來不給恨與黑暗留縫隙,那裏是愛與希望生長的地方。

你是我童話裏的天使

●梅寒

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坐在地下通道的樓梯邊,懷裏抱著一把破舊的吉他,一隻斷臂,用心地彈奏著一支不知名的曲子。他整個右手臂的前半截已齊齊地斷掉,隻留下一個紫紅色醜陋的疤痕。可那優美的旋律,正是從那隻斷臂下悠悠地傳出來的。見我走近,一張年輕秀氣的臉上就綻滿了笑意:“您要聽我彈吉他麼,喜歡聽什麼?”語氣中沒有半點我想像中的悲涼。我簡單地向他講明來意:我是這個城市晚報的一名記者,渴望給他一份幫助,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他的故事。於是他給我講了那個讓人辛酸的故事——

從我記事起,我就生活在一個充滿爭吵的家裏。爸爸喝酒,每次都喝醉,喝醉了就開始打媽媽,每一次都把媽媽打得鼻青臉腫。媽媽跪下來求他,不管用,我哭著求他,也不管用。他當時答應得很好,可等他喝了酒,老毛病就又犯了。他戒不掉酒,也戒不了打媽媽的毛病。

我十一歲那年,媽媽再也忍受不了爸爸的折磨,她向爸爸提出離婚。那次是爸爸跪下來求媽媽,他把自己的臉都打紅了。媽媽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那麼決絕地不回頭。爸爸終是不答應離婚請求,媽媽就帶著自己的幾件換洗衣服走了,她說,她要去很遠的地方打工掙錢,讓我上大學。媽媽每隔一段時間就寄錢回來,卻從不告訴我們她在哪兒,也不告訴我們她做什麼。但是我知道,媽媽在外一定不容易。

爸爸終因喝酒誤事,被單位開除了。家裏一下子沒了經濟來源。那時候我還在讀書,上初中一年級了,因為學費拖了又拖,老師都發火了。

不知道為什麼,媽媽那一段時間有三個多月沒有寄錢回來。我是瞞著爸爸到離家很遠的那個工地上找活幹的。因為我從小生得比同齡的孩子個子高,十二三歲就有爸爸那麼高了,工地上相信我的話,就留下了我。隻做些七零八碎的活兒,還是因為不小心,從高高的腳手架上摔下來了,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胳臂斷了一半,腿也瘸了……

一直很平靜地敘述,像在講著別人的故事。我極力地吸氣,不讓眼裏的淚掉下來:“為什麼想起來要唱歌呢,你的爸爸媽媽呢?”“我是和爸爸出來找媽媽的,媽媽已與我們失去音信三年了。但我相信,媽媽一定在某個地方,想念著我們,像我們想念她一樣。”談到媽媽,男孩兒的眼圈兒有些紅了,他低下頭隨意地撥弄手裏的破吉他。“恨爸爸麼?”“不恨,因為他是我爸爸。”“不想念書嗎?”“想。等找到媽媽還回學校念書。”男孩的話並不多,問什麼答什麼。

說話間,就見一個四十開外的中年男子手上捧著一碗熱麵急匆匆地往這邊趕過來。“他是我爸爸。”男孩兒扭頭望著爸爸過來的方向,臉上煥發出一種奇異的光彩,看得出,他很愛自己的爸爸。對這個酗酒不負責任的父親,我卻有些反感了。

“還喝酒麼,現在?”我問。“不喝了!早不喝了!為了孩子就算死了也得戒掉了。”男孩的父親訥訥地回答我。他把麵端給男孩兒:“快趁熱吃下去吧。”男孩兒隻吃了一半就再不吃,話裏沒說,但我明白,那是他們父子倆共同的午飯。

不知道她在哪兒,是不是還好?自始至終,他們講得最多的就是這一句,聽說我是晚報的記者,他們眼睛裏的那份渴望,恨不得讓我找個地縫鑽了。他們哪知道,我們也不是萬能的,也有許多無法做到的事情。她有三年不給他們任何消息,他們卻一路打工,一路賣唱,走遍了大江南北,去尋找那個曾被傷害過的親人。

采訪結束的時候,周圍竟然已站滿了人。他們七嘴八舌地詢問著,渴望給那一對父子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男孩兒費力地站起來,眼睛裏蓄滿晶瑩的淚:“謝謝你們,好心的叔叔阿姨大哥大姐,讓我唱一首歌給你們,也希望你們見到我媽媽的時候,告訴她,我們一直在找她回家……”

略顯沙啞的歌聲,伴著憂傷的吉他曲子,在那個地下通道裏悠然地響起:“……我願變成童話裏,你愛的那個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一首光良的《童話》在這裏唱起,無關風月,卻一下子潤濕了那麼多雙眼睛。

你本來就是爸爸媽媽的天使,也是我們所有人的天使。因為天使的心裏,從來不給恨與黑暗留縫隙,那裏是愛與希望生長的地方。

什麼才是人性的善良,什麼又叫愛,我們可以不回答,但那些被我們嘲笑和冷落的,卻恰恰是我們最需要的,慢慢品味它,可以讓人淚流滿麵。

救人的理由

●陸子

江西籍的民工躺在病床上,他的一條腿昨天晚上已被技術嫻熟的外科醫生鋸去了。

這位年輕的小夥子熟熟地睡著了,好像忘了在他身上發生的一切。工友們圍在他的病床邊,等待他呼天喊地的哭聲。

可是,他沒有哭。睜開眼的一刹那,隻是滑落了一滴淚,在陽光下像一條蚯蚓一樣在臉龐上爬著。

“哭出來吧。”工友說。他不哭,咬咬嘴唇,又閉上了眼。

他是為救一個姑娘負傷的,被一塊預製板壓斷了左腿。當那塊沒有放穩的預製板像一隻吃人猛獸一樣砸向地麵的時候,他正在一樓拌泥漿,而姑娘正在停放她的自行車,也許她的車鎖鏽了,她低著頭一直在鼓搗那把車鎖,她不會想到頭頂上有一塊預製板朝她砸來。

小夥子看到了。

他猛撲過去,衝向那個長得很靚的姑娘,姑娘本能地驚叫起來,她以為自己遭到了可怕的攻擊。

預製板撞擊地麵的巨大的響聲,幾乎把她震昏過去。她發現小夥子用一種她不能忍受的姿勢抱著她的身體,她想掰開,但她發現了血,很多血。

她絕望地呼喊起來。

血不是她的,是小夥子的,他的一條腿被壓碎了,而她隻是擦破了一些皮。

姑娘到醫院去看他,是她的母親陪她去的,拎了許多營養品。那時小夥子還沒有醒來,她們坐了一會兒,便走了。

記者來了,這是一個可以挖掘出許多鮮活東西的事件。因為在城市許多居民的腦海裏,民工幾乎可以和犯罪等同起來,但這個民工卻給出了另一種答案。

記者問:“你為什麼去救那個姑娘?”

開始小夥子不理睬記者,最後他說:“我喜歡她。”

這樣的理由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原來他是喜歡那個姑娘才去救她的。

這種喜歡原來就是沒有結果的,她漂亮,在事業單位工作,而他隻是一個打工者,在這個城市裏沒有一寸屬於自己的土地,甚至沒有一件體麵的衣服。

但是,他卻喜歡上了那個姑娘,他在工作的時候,關注著姑娘的每一個動作,看著她上班下班,看著她一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