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1 / 1)

居斯塔夫·福樓拜

在世界文學史上,19世紀的文壇可謂輝煌燦爛,蔚然壯觀,享譽四海的作家、作品燦若星辰,不可盡數。然而,無論以怎樣的尺度來嚴格地衡量,法國大師福樓拜和他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總不會被人們遺忘和冷落。

福樓拜是一位繼往開來的大師。他的《包法利夫人》對於傳統文學既是一種很好的繼承,又是一種大膽的突破和革新,對後世文學影響重大而深遠。

這部作品給予社會無情的揭露,從而引起軒然大波,直至訴諸法庭。當局要求法庭對“主犯福樓拜,必須從嚴懲辦!”結果靠著律師塞納的聲望和辯護,福樓拜才免迸處分。然而,馬克思的女兒愛琳娜在她的《包法利夫人》英譯本導言中卻說這部“完善無缺的小說”出版後,“在文壇上產生了類似革命的效果。”

那麼,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到底是怎樣的一部小說呢?

一個普通的農家少女,在13歲時就被送到修道院,接受上流社會所認同的貴族式生活教育,終日憧憬著玫瑰色的浪漫愛情,然而命運卻把她推給一位平庸的鄉鎮醫生。她憎恨不幸的婚配,厭惡平庸無奇的生活,逐步走上了移情別戀的道路。她原本把自己對愛情、對生活的美妙理想寄托在情人身上,但她所遇到的全是虛偽卑鄙的小人,沒有期待中的幸福,隻有一次次被無情地拋棄,並逐漸淪為投機商人爭相啃齧的獵物。她的結局是,希望破滅,服毒自盡。

她就是愛瑪·包法利夫人。

毫無疑問,愛瑪是個墮落的女人。她的縱欲放蕩,揮霍淫逸都為人所不齒。然而,讀了她的悲慘的故事後,善良公正的讀者似乎不忍過多地責備她。相反,人們更多是要為她而哀歎惋惜,灑一掬同情之淚。愛瑪原本是天真純潔的農家少女,並不是天生的罪惡之花,她的淪落要歸罪於她生存的那個令人窒息的空間。

愛瑪在修道院生活在肅穆的雕繪、典雅的聖樂、超妙的氛圍之中,她馳騁著無盡的幻想,加上那些浪漫文學的熏陶,愛瑪的心中播下了不切實際、追求享樂和虛榮的種子。愛瑪期待的愛情更是帶有病態色彩。她期待著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中俊傑:“既壯實又漂亮,生性勇敢,又細膩多情,有詩人的情懷,又有天使的外貌……”不能說這沒有合理性,愛瑪的追求是積極向上的,對美和崇高的人性的向往應該得到肯定。但這樣的愛情觀在世俗的現實麵前顯得多麼虛幻縹緲和荒唐可笑啊。

她的丈夫夏爾之所以娶到愛瑪,是因為在鄉下人眼裏,一個醫生就是出眾的。愛瑪以為他就是那個能給自己帶來美妙難言的愛情的意中人,但事實上的夏爾平庸、呆板、愚笨迂腐、麻木不仁。這使愛瑪深深地失望,在痛苦中煎熬著。正當此時,魯道爾夫出現了,這個風月老手對待愛瑪的態度完全是色情的,而愛瑪,單純地以為自己回到了年少時期的夢想中,輕而易舉地被魯道爾夫掌握在手中,卑鄙的魯道爾夫從一開始就盤算著如何拋棄愛瑪。在被他厭棄了之後,愛瑪陷入了倫理道德和被拋棄的痛苦之中,大病了一場。

愛瑪又與萊昂有過一段無聊的偷情生活,她的婚後生活一直是痛苦和扭曲的。她在疲憊中對愛情絕望了。此時,落井下石的人出現了,一個精明陰險的投機商設下圈套鯨吞掉包法利家的全部產業,在他的威逼之下,愛瑪絕望地服毒自殺了。

愛瑪的一生就是這樣,她是一個墮落的女人,然而她比周圍的“正人君子”們更富於追求美好、向往崇高的品性。《包法利夫人》無疑是一部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它取材於現實,反映著社會,透視著生活,思考著人生。

福樓拜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曾這樣意味深長地說:“就在此刻,我可憐的包法利夫人,正同時在法蘭西二十個村落裏受苦、哭泣。”

在《包法利夫人》這部成功的藝術作品中,福樓拜展現了其精湛的文學造詣,他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刻畫,對語言的精雕細刻,字斟句酌,給後世文學起到了典範的作用。人們視他為“法國散文中的貝多芬”,左拉也曾在這部作品出版之後,激動地宣稱“新的藝術法典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