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管弦樂隊
在廣西靖西縣,有個叫“牛鳴拗”的山拗,橫臥著兩塊巨岩,中間留“一線天”讓人通行。左邊那塊三角形的巨岩有汽車那麼大,遠看過去猶如臥在地上的一頭大灰牛。岩石表麵光滑,內有許多交錯的孔洞。遊人貼洞吹氣,便發出一陣陣雄渾的“哞哞”牛叫聲,吹氣越大聲越響,頓時群山共鳴,勢如群牛呼應。古人有詩稱“伏石牛鳴吹月旋”,意思就是這裏石牛一叫,月亮也會跟著旋轉起來,用來形容牛鳴石的神奇。
牛鳴石是淺灰色的石灰岩,被雨水溶蝕出許多孔洞,螞蟻、蛇、鼠和鳥類穿行其中,把毛糙的洞壁打磨光滑了。人往一個洞口吹氣,互相串通的孔洞受空氣摩擦,便產生銅管樂器的效應,發出動聽的牛鳴聲。
再有河北青龍縣若嶺山東麵的“響山”,海拔約l000米,勢如黃鍾覆地,岩隙塘穴格外發達,加上周圍諸峰對響山形成合圍之勢,所以勁風一吹,擦壁如琴,入穴如笛,撥柱如鍾,穿塘如弦,於是百樂和鳴,琴管笛蕭齊發,時如高山流水,如泣如訴;時如黃鍾大鳴,抑揚洪亮,人們仿佛聽到一場大自然管弦樂隊的大合奏。
然而,世界各地還有許多諸如響山、音石、樂泉、語洞等大自然的音響勝地,人們對它的發聲奧秘仍無法探明。
在美國佐治亞州有一片“發聲岩石”異常地帶。拿著小錘敲擊這裏的石頭,無論大石、小石或碎片,都會發出悅耳的聲音,音色和諧清脆。可是,把這裏的石頭搬到別的地方去敲打,不管怎樣敲,隻有沉悶的嚶嚶聲,與普通石頭一般。
為什麼石頭放在異常地帶就能發出樂聲,挪動位置就失效呢?有人分析這是個地磁異常帶,存在著某種幹擾場源,岩石在輻射波的作用下,敲擊時會受到諧振,於是發出樂聲來。然而這僅僅是一種推測,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科學證實。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沙漠地帶的一塊巨石,足有幾間屋子那麼大。居住在附近的印第安人常常在明月高懸的夜晚來到這裏,點起一堆堆篝火,當滾滾濃煙籠罩時巨石竟然會發出陣陣迷人的樂聲,忽而委婉動聽,猶如抒情小夜曲;忽而又成哀怨低沉的悲歌。當地印第安人把這塊巨石尊崇為“神石”而頂禮膜拜。但時至今日,人們仍然不知為什麼這塊巨石隻有在寧靜的月夜,並被濃煙籠罩時才能發出悠揚的樂聲?這塊石頭究竟包藏著什麼奧秘呢?這還有待人們做進一步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