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的特點是當詞牌創造出來後詞人隻需填詞即可嗎?
在我國文學史上,宋詞與唐詩地位相當,從詞體上說,宋詞又有婉約派和豪放派之分。
詞,文體之一。亦作“辭”。產生於唐朝,繁榮於宋朝。唐李白作了《清平調》、《憶秦娥》等詞。
詞又稱“詩餘”、“長短句”、“填詞”,詞的特點是當詞牌創造出來後,詞人隻需填詞即可,因此詞的曲調、字數、韻律都是一定的。詞按詞調的長短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3種。詞,婉轉流暢,是為歌唱而作。
小令的詞牌名有[漁歌子]、[如夢令]等;中調有[蝶戀花]、[破陣子]等;長調有[滿江紅]、[水調歌頭]等。
婉約派以李清照、秦觀為代表。女詞人李清照的名篇有《如夢令》、《醉花陽》等。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北宋蘇軾的詞豪放英發,如《念奴嬌·大江東去》、《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南宋辛棄疾的詞奮發激越,如《菩薩蠻·書江西造壁》等。並通常以婉約為正宗,以豪放為變體。
在蘇軾以前,宋詞主要是豔詞,是蘇軾對詞做了徹底的修改,使詞離開了花間小徑,進入了廣闊的人生和社會。
[我還想知道]
柳永的詞在宋初很有影響,可以說有井水的地方,就能聽到柳永的詞。
愛國將領嶽飛寫的著名的一首詞《滿江紅》,氣勢磅礴,蘊含其中的感情是悲憤激昂。
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高峰嗎?
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高峰,而唐詩的高峰,出現在盛唐和中唐。
唐詩大部分是格律詩。所謂格律詩是指在格式和音律上有嚴格規定的詩歌。唐代稱為“近體詩”、“今體詩”,根據句數不同,可分為絕句、律詩、排律三種,它們又可以分為五言、七言兩種。唐代詩歌按題材可分為山水詩、邊塞詩等。山水詩是通過描寫山水景物來抒發作者情思的詩。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王維《終南山》。邊塞詩是以邊塞戰事為題材的詩,它一般歌頌衛國殺敵的將士,慨歎戰爭的艱苦殘酷,反映士卒的思想感情。岑參、高適、王昌齡等都是邊塞詩人的傑出代表。
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詩人,李白的詩華美飄逸,豪邁奔放,雄闊磅礴,如《早發白帝城》、《將進酒》等。杜甫的詩沉鬱雄渾,細膩真摯,如《兵東行》、《春望》等。
韓愈和白居易是中唐詩人的代表,韓愈的詩追求雄奇,結構像散文,而白居易的詩則通俗淺顯,長於諷喻,如《賣炭翁》。
[我還想知道]
有很多詩人從小就表現出有作詩的天賦,如“初唐四傑”10歲前均能作詩,駱賓王7歲時寫的《詠鵝》,至今被人們廣泛而興趣地談論著。
李白被譽為是“詩仙”,杜甫為“詩聖”。在《全唐詩》一書中,唐朝就有2300多個詩人近5萬首詩歌。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嗎?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共收詩305首。
《詩經》裏的詩,包括風、雅、頌三類,大部分產生於西周時代。詩經以四言詩為主,重章疊句,自由押韻,運用賦、比、興等手法敘事抒情。
“風”有十五國風,大都是民間詩歌,計160篇;“雅”有“大雅”、“小雅”,多為貴族之作和周代史詩,計105篇;“頌”有“周頌”、“魯頌”、“商頌”,多為宴飲祭祀之歌,計40篇。
“風”是古代勞動人民在勞作生活中所創的詩歌,從性質上有敘事詩、抒情詩;內容上有諷刺詩、愛情詩、悲憤詩等。
諷刺詩以嘲諷、譏刺的手法,描述生活中落後消極、反動的事物,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戰鬥性。如《新台》、《相鼠》。
悲憤詩是抒發詩人悲憤情感的詩歌,如《魏風·碩鼠》。
愛情詩是以愛情為題材的詩歌。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以抒發青年男女由於相愛而激發出來的悲歡離合的思想感情。如“周南”、“召南”中就有許多優秀的作品。
現存的這部《詩經》是由孔子刪定的。大約於春秋末年,這部300多篇的《詩經》就成為流行的版本。
[我還想知道]
“雅”還是一種宮廷曲調,具有典雅平和的特色,《大雅》、《小雅》裏的歌詞,就是配合這種音樂來唱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出自《詩經》中的《關關雎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