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片的製作過程非常繁索嗎?(1 / 1)

美術片的製作過程非常繁索嗎?

美術片包括動畫片、剪紙片、木偶片等。

拍動畫片的程序是這樣的:當導演拿到電影劇本後,要同創作人員一起,對整個影片的人物造型、音樂環境、攝影處理、對話等進行構思設計,把故事內容按照電影的要求,畫成連環畫式的分砂畫麵,使文字變為圖畫形象。然後畫出各種人物形象的靜止圖、動作圖、表情圖以及人物比例圖、背景草圖等,經攝製組討論定稿後,再把每個角色的動作姿勢,用鉛筆畫在紙上,動一點就畫一張。一部放映一小時的動畫片,幾乎要畫六七萬張。畫麵畫完以後,描線上色人員再把紙上的形象描在化學片上,塗上各種不透明的顏色,配上背景,然後再進行拍攝。拍攝時,要用逐格攝影機,拍一格,換一張畫麵或一個動作,再拍一格,再換一張畫麵或一個動作。

影片拍完以後,再請配音演員配上對白,加上各種需要的音響效果,並請音樂家根據劇情寫出曲譜,由樂隊配合放映在銀幕上的畫麵,演奏配樂。然後,把這幾種錄好的聲音合並成一條聲帶後,再複製到電影畫麵上,這樣的電影底片,經過洗印,翻製成拷貝,在銀幕上我們就看到能動會說的動畫影片了。

用木偶拍攝出來的美術片,稱木偶片。同理,用剪紙拍攝出來的美術片叫做剪紙片。

[我還想知道]

1900年,美國紐約比塔格拉夫公司委托詹姆斯·斯圖瓦特·布拉克頓拍攝的《奇怪的臉》是世界上最早的動畫片。

木偶一般隻有60厘米高,用鋼絲連接關節以便於活動,操縱者用線或木棍操縱木偶的四肢,使木偶做出一個個按順序分解的工作,再逐格拍攝下來,便製成了木偶片。

舞蹈是通過表情、動作、造型等來表達感情的嗎?

舞蹈,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產生。它是以表情、動作、造型等作舞蹈語言,來表達人的思想感情的。

舞蹈以自身的特殊感染力,在現代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舞蹈通過各種動作和表情,表示喜悅、憂傷、哀怨、關切等各種人類的情感,引起人們對生活情景的自由聯想,誘發觀眾的情感活動,引起共鳴,起到教育人們認識生活、鼓舞鬥誌的作用。

舞蹈還以各種優美的舞姿、豐富的造型動作,構成有美感的形象。舞蹈配以協調動聽的舞蹈音樂,給人以極大的視覺、聽覺上的美的享受,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

舞蹈還是人們進行自我娛樂和社交活動的一種工具。工作閑暇之餘,觀摩一場優秀的舞蹈演出,甚或參加到舞蹈活動中去,既可健身又能消除疲勞。跳舞還是一種有效的交際手段,舞會往往是重要的交際場所。在悠揚的舞曲聲中,人們相互加強了解,獲得信息,增進了友誼。

[我還想知道]

唐代是我國音樂舞蹈發展的鼎盛時期。

古代的舞蹈分為文舞和武舞。孩子長到13歲時,就教他學音樂、練詩歌舞蹈,先學文舞,年齡稍長,再學武舞。

民間舞蹈因地域的差異而風格不同嗎?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的舞蹈都有自己的鮮明特色。

民間舞蹈隨著地域差異出現了不同的風格,比如,北方的秧歌舞古樸剛健,南方的花燈舞纖美柔曼。少數民族的舞蹈更是千姿百態,蒙古舞粗獷有力、藏族舞舒展流暢。

秧歌起源於插秧和耕田。流行於全國各地。有的地區將花鼓、采茶燈、旱船、跑竹馬等民間舞蹈形式都稱為秧歌。以變換隊形的大型集體舞作為開場和結束,中間穿插兩三個人表演的舞蹈或歌舞小戲,稱為小場。舞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扇子、手帕、彩綢、傘等道具而舞,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是節日、喜慶日子極受歡迎的民間舞蹈。其中陝北秧歌、東北秧歌、山東膠州秧歌和鼓子秧歌極有風格特點。

蒙古族民間舞,要由一人領唱,其他人跟在後麵邊歌邊舞。一般從慢板開始,曲調悠揚明快,動作舒展豪放。當轉入快板時,動作熱情奔放,人人手舞紅綢,節奏強烈,氣氛熱烈。

藏族民間舞蹈——弦子舞流行於西藏昌都和四川、雲南的藏族地區,以優美、流暢、抒情而聞名。舞時圍成圓圈,雙手甩動長袖,由一人用弦子(一種近似京胡的樂器)拉出優美的曲調,眾人隨之邊歌邊舞。每首曲子都有不同的舞步。

[我還想知道]

我國大部分少數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產生了很多民族舞蹈家和優秀的舞蹈作品。比如白族舞蹈家楊麗萍的舞蹈就充滿了智慧和靈性。

賽乃姆是廣泛流傳於天山南北維吾爾族的民間舞蹈。孔雀舞是流行於雲南傣族地區的古老民間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