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中的人物畫是用線條來表現人物的嗎?
國畫中的人物畫,是用宛轉綿延的線條勾畫出人物形態、衣褶和飄帶,讓人感受到畫中人物的神韻。國畫人物畫始於戰國而盛於隋唐。曆代出色的人物畫作品與人物畫家極多。
我國古代的人物畫,已經達到很高的技藝水平,出現了東晉時期的顧愷之,盛唐時期的閻立本、吳道子,明代的唐伯虎等人物畫大師。
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畫麵以西晉張華敘說女子封建道德的箴文為內容,分為九段,每段描繪一個故事,其人物造型生動,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中國古代貴族婦女的生活側麵。筆法用遊絲描,線條連綿不斷,悠緩自然、勻和而富於節奏。
閻立本的《步輦圖》表現出來的唐太宗迎接文成公主與鬆讚幹布的畫麵氣氛融洽,人物表情各異,為後代人物畫中之珍品。
唐伯虎的《仕女吹蕭圖》生動地表現出了仕女吹蕭時的憂鬱神態。
[我還想知道]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以連續的畫麵展示了故事的全過程,這幅畫線條婉蜓流暢,人物傳神,對後世影響很大。
吳孫政時的曹不興,東晉的王廙、衛協都善於畫人物佛像。
欣賞中國畫的前提是了解中國曆史和藝術規律嗎?
如何來欣賞一幅中國畫?首先必須了解中國畫的曆史和中國畫的藝術規律,其次還要有較深的藝術修養。
中國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的發展曆程映射著中國文化的發展史。中國畫受中國哲學、美學觀點的影響,不要求像照相那樣非常逼真,而是借景借物來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半是物,一半是我。”通過畫麵傳給人一種深沉、一種蒼茫、一種寧靜、一種生機……一種無言的會意。西方繪畫是大自然的再現,而中國畫卻是對大自然的一種再創作,是一種融入了自我的再創作。
除了這種深層次的欣賞之外,還有畫麵的欣賞。一般的衡量標準,一是筆墨雄健、精湛,不造作,不含混,脈絡清楚氣勢旺盛,大膽下筆,細心收拾。二是立異標新,有激情,有生氣,能夠第一眼就抓住人心,使人看過後印象深刻,回味無窮。三是布局要奇,從全局著眼,細處著手,虛實相間,繁簡相宜,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四是造型要美,要有神韻,有靈氣,比描寫對象更高更美。切忌形似華美,內容空洞。最後,畫中所配的詩文、書法、印章皆應與畫麵協調統一,渾然一體。
因此,欣賞中國畫時有許多地方要靠領悟,其中的博大精深之處還需反複體味才能領略到。
[我還想知道]
中國畫從表現對象分為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等。
中國畫的顏料以墨為主,以礦石顏料設色為輔,用各式毛筆在特製的宣紙或絹素上繪畫。“筆精墨妙”是國畫技法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