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1 / 3)

暮雲讓人給她在外邊的管事遞了信,讓管事準備好一些貨物。

暮雲雖然還是奴籍,但是雲嬤嬤不是呀,雲嬤嬤在外行走多年,人脈還是很廣的。

兩年前她給暮雲和晴空分別準備了丫鬟,管事這些人手。

這些人都是雲嬤嬤千挑萬選,還把丫鬟送進鈺郡主的郡主府培訓過呢。

現在這些人都在國公府外雲嬤嬤的宅子裏呢。

暮雲和晴空都各有兩個管事和兩個丫鬟。

暮雲的兩個丫鬟都是管事的女兒,管事一個姓鍾,一個姓孫。

孫管事一家來自蜀地,因為一些原因被家中老父母賣掉,一家子一共五口人,夫妻兩,和兩兒子並一個女兒。

鍾管事來自西北,前年西北大旱,不得已隻能自賣自身,因著不願一家人分開,一直沒人買下他們,隻得跟著人伢子輾轉,被雲嬤嬤在離津州不願的一個郡城買下。

鍾管事一家四口人,夫妻倆和一男一女兩個孩子。

現在他們兩家都是暮雲得力手下了,尤其是鍾管事的兒子,暮雲見過他,那孩子聰明伶俐,能會道,簡直就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暮雲讓人傳了信後,過了五日,鍾管事給她遞了信東西已經備得差不多了。

暮雲便去找單婧妍商量要把貨物集中在什麼地方。

單婧妍讓她回去等著,先問問世子再。

又過了幾日,單婧妍給暮雲了個地方,她們所以得貨都送到這個地址,然後世子的人會負責裝船。

暮雲連忙讓人把地址傳送給負責京城店鋪的鍾管事。

鍾管事和他兒子目前負責暮雲在京城的福瑞軒,孫管事和他兩個兒子則是負責暮雲的養殖場所。

暮雲安排得很好的,孫管事一家老實本分,性格刻板敦厚,不適合和人打交道,管理養殖場反而適合他們。

鍾管事和他兒子都是精明能幹,能會道的人,管理鋪子是比較適合的。

事實證明這樣安排很對,這兩年暮雲的養殖場擴大了不少,福瑞軒的生意也越發好了。

不過她也不怎麼想做大,一是沒人才,二是擴大太累了。

暮雲福瑞軒裏最出名的布料就是印花紗和漸變色,還有各種養殖皮毛。

暮雲現在正在研究怎麼弄羊毛線呢。

她一直想弄些蕾絲,但是一直都沒成功,所以她打算看看海外有木櫻

暮雲這幾年不知怎麼的,頭腦裏一些記憶越發清晰了,比如養殖場,當初她想到這三個字時,馬上腦海裏就映出了現代看過的《致富經》《每日農經》什麼的,嚇得她當時以為腦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