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1 / 3)

平江王事件裏,皇帝一共抄了十幾家謀逆之家,這些叛賊雖然在起事之前藏匿轉移了一部分資產,但是抄沒的物資除了入到皇帝私庫的,統共加起來還是換了兩千多萬的現銀。皇帝看了看自己滿滿當當的私庫,大手一揮,將這些現銀都撥給了戶部。

戶部尚書頓時大喜,這些日子的壓力簡直是一掃而空。

有了這些銀子足以支撐大轅朝在全國三十多個重要的府城設立平安院,由朝廷的戶部直接監管,不受地方官的轄製。三年以後朝廷會逐漸縮在這上麵的支出,朝廷允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增加一些盈利舉措。

其實大轅高祖在位的時候就想過要建立類似的機構,隻是那個時候下剛剛太平不久,加上當時的大轅國庫空虛,於是高祖便將重心放在了改善民生上,這個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如今,皇帝眼見高祖沒有做成的事卻在自己當政期間實現了,很是自得,對於促成此事的溫廷舟也是愈加倚重。一時間溫廷舟在朝中風頭大盛。

暮雲都收到了單婧妍和徐氏的信件,大意都是勸她讓溫廷舟注意不要風頭太盛。

暮雲自然不會不識好歹,於是她和溫廷舟了自己的擔憂。

其實就是暮雲不,溫廷舟也早就打算最近兩年得避避風頭了,不過這是後麵的事了。

如今皇帝得了錢,國庫也充盈,他的聲望遠播,自然心情大好。

而朝中的一切事務也都穩定了下來,便有禮部官員上奏,今年該當是大選之年。原本朝中出了變故,這事就無人提起了,如今一切事務均已塵埃落定,禮部便來問問皇帝的意思。

皇帝如今年歲也大了,對那些年輕的姑娘倒是沒有太大的興趣。他看了折子,便到皇後宮中想著與皇後商議下。

到了宮中見皇後正在準備給元初梔送些營養品,皇帝這時才想到自己孫女也立了不少功勞呢。於是當下就吩咐道:“鈺郡主如今懷有身孕,平江王事件又立了功,德宇你去找些適合她現在用的和皇後一起給她送過去吧。”

“唉,奴才這就去辦。”德宇公公應道。

縉王這邊,自身體康複以後,皇帝就將內務府的差事交給了他。縉王本就與周清交好,元初梔又是縉王的侄女,雖然他們年歲差得不大,但是差了輩分啊。

如今便是皇帝不,縉王也不會讓手下人怠慢。如今有了皇帝的口諭,縉王便讓人多拿了一些給元初梔。

皇後笑著對皇帝:“初梔深受母後的喜愛,內務府那幫子人是不敢怠慢她的。今年宮裏的喜事不多,好在她才剛結婚不救就懷孕了,也算一件喜事了。”

皇帝點頭:“嗯,今年事多,辛苦皇後你了。”

“臣妾不辛苦,倒是皇上您可要保重龍體。”皇後溫和的道。

皇帝笑笑,坐下:“有件事和皇後你商量一下,禮部剛上了折子,詢問大選事宜。朕原先想著今年事多就先免了的,可是朕記得宗室裏有些孩子好像還沒完婚,就是幾個已經成婚的皇子,府裏也好久沒有進側妃了,但是朕也不好弄這些,因此朕想聽聽皇後你的意見。”

“我還當什麼呢,既然不打算大選秀了,宗室人家和皇子側妃不如就從京中五品官人家的姑娘裏選罷。”

皇帝想了想,覺得皇後的提示不錯,於是便讓德宇去下了旨意。

聖旨既下,條件合適的人家自然忙著女兒的備選事宜,頓時間京城又變得無比熱鬧起來。

單婧妍聽了消息後暗自思索,怕是大選過後自家王府要進新人了。從指婚那起,單婧妍就已經做好了這種準備,事到臨頭了也沒什麼太大的反應,但是有那麼一點膈應倒是真的。她暗自吩咐自己的人手去沿海那邊多收一些上等的珍珠寶石和綢緞布料來,有那些好的木料也預備一些。

大選過後就是指婚,不管是給宗室做正妻還是給皇子做側妃,嫁妝自然不能簡薄了。單婧妍雖然有些膈應的慌,但是依然不妨礙她趁機賺些銀子。

雖然她明麵上的嫁妝和俸銀都不在少數,但是她暗地裏讓人訓練的私兵和人手花費不在數,又不能動用明麵上的財產,隻能在暗地裏想辦法。幸好這個時候有皇商馬家湊了上來。

馬家是暮雲推薦給單婧妍的,暮雲曾經和馬家做過生意,這家人還算誠信,聽單婧妍需要人手,她就推薦了馬家給單婧妍。

這件事她們做的極為隱秘,除了暮雲和馬家家主知道此事外,再沒有其他人知道。暮雲又不笨,雖然隱隱約約的知道單婧妍圖謀不,但是她自己也有一番心思,並不願一味地靠丈夫過活。

有時候暮雲謹慎,但並不代表她膽子,因此當單婧妍向她暗示時,暮雲毫不客氣的接了。兩人私下裏雖然沒有開,但是彼此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