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格外長了早些,到了三月中旬氣還沒轉暖,但是好歹不下雪了,不過要是待在外麵的話,若是不穿大衣裳很快就能凍得手腳冰涼。
府裏的春裳做好了,卻還不能穿。衣裳做好後,銀柳就按著暮雲的吩咐將東西給梅媛送了過去。看到衣裳,梅媛雖想著今年的大毛衣裳許是還有她的一件,但是沒想到暮雲一下子給了她這麼多,加上上次靜雯出嫁時暮雲也讓府裏給她做了春夏秋冬衣裳各一套,加上以前的和如今的梅媛好些年都不用做大毛衣裳了。
唉,主子就是這樣,隻要是入得了她的眼,她就會實打實的待你好。
梅媛看著自己的屋子擺的滿滿當當的嫁妝東西,不由得心生感慨。
暮雲如今懷孕不宜操勞,梅媛的婚事自然由她父母做主。孫管事家這些年在暮雲手下做事,也攢下了不少的私房,加上兩個兒子早已成婚,因此老兩口給梅媛積攢了五百兩銀子置辦嫁妝,梅媛知道這是她父母這幾年全部的積蓄,怕父母給她這麼多,到時候兩個嫂子有意見怎麼辦。
她原是萬分推辭的,後來還是她嫂子們勸她:“妹妹,你別擔心,既然是父母給你的,自然就是你的,我們兩啊絕對不會因為這個對爹娘有任何意見的。”梅媛大嫂勸慰她道。
梅媛聽大嫂這般,才由著父母給自己張羅,隻是又把自己攢的二百兩銀子一並給了母親:“勞母親您多多費心了。”
梅媛從前在喬府就攢下了不少好東西,跟著暮雲陪嫁到溫家以後,頭一兩年稍微差些,可是這兩年溫家家境好了很多了,暮雲對她也多有厚待。
衣裳布料之類的自不必,滿滿的好幾箱子,一點也不用買,因為暮雲自己就有織染坊。便是頭麵首飾也零零總總的有好幾盒子,現銀加起來有四五百兩。因此辦嫁妝時,梅媛特意囑咐母親很不必在這幾樣上麵花費銀錢。
梅媛母親看了她首飾盒一回,見她光整套的金銀首飾就有四五套,其它一些零散的也有好幾盒,還有一整套嶄新的黃楊木梳和嵌鈿羅的紫檀木梳,其豐厚程度竟能趕上前陣子靜雯妝奩了。
她當下笑道:“你這東西確實不少,平日裏過日子穿戴是盡夠了。隻是既然是成親自然少不得要買上幾件新的,不如金銀首飾再各打一套吧。我瞧著你這些首飾裏頭也有幾樣顏色舊了的,不如趁此機會一並拿出去讓人炸炸或者是融了再重新打時興的新花樣也好。”梅媛想了想便都依了母親。
好在梅媛的婚期沒有靜雯那麼趕,家具什麼的倒是都已經打好了,訂婚後那會梅媛母親便要了鄭路家裏的尺寸,鄭路的宅子真心不大,不到三進,而且還有些舊了。裏麵雖然也有一些家具,但大多都有些年歲了。梅媛母親聽後便讓人打了一張架子床、一架四門的衣櫃、一對頂箱、一個梳妝台和一張八仙桌並椅子、馬桶、衣架、臉盆架等,俱是上了紅漆的硬木家具。
雖然比不上紅酸枝、黃花梨木之類的木材名貴,但勝在實惠、結實。光這些家具,就花了二百二十兩銀子,加上其他的胭脂水粉、陳設擺件等又零零散散的花了七八十兩。
最後梅媛母親一瞧自己手裏還剩下了四百多兩銀子,就和梅媛商議著不如拿這些銀子買間鋪子或者一座宅子放出去收些租子,比白放在手裏強些。到時候添在嫁妝裏也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