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1 / 2)

溫廷舟聽送東西回來的齊媽媽自己舅舅家的兩個表姐都過得好,於是便放心了不少。

倒是玉蘭帶著淑華回了一趟雲家村,原先玉蘭想過完年再回去看看的,誰承想後來溫廷舟要給舅家送東西,於是她便跟著齊媽媽一起回來了。

暮雲想著玉蘭不敢回家過年,應該是擔憂家中那兩個嫂子不樂意吧!隻是這個終歸是別人家的家務事,暮雲倒不好多些什麼的。隻是讓人給她家多送了二百斤銀霜炭和一些年節用品。

玉蘭本來就是個有心的,她得了表哥和表嫂的諸多照應,也是個知恩圖報的。雖她手上沒有多少錢財,但是自十月底就開始給溫廷舟夫妻兩和孩子們做了衣裳。用的都是自己手裏頭最好的料子,連絲線也特意去外頭買了最好的回來,還特意花了十兩銀子買了一捆銀絲線,用來勾邊。她給暮雲、猴子、南瓜和冬瓜都做了一身衣裳鞋襪,她不能給外男做衣裳,哪怕溫廷舟是她表哥也不行,於是她給溫廷舟繡了一個桌屏。衣服和桌屏俱都做的精細秀美。

當時暮雲見了她給自己做的胭脂紅底銀線繡木槿花的衣裳都覺得很驚豔呢!自己繡藝一般,除了一些貼身衣物她回自己動手之外,其他的暮雲基本不怎麼動手。這兩年動針線的時候更是少得可憐,一隻手都能數過來。

不過她看著玉蘭的繡藝感覺都快超過靜雯了。再過一陣子隻怕都快追上晴空了,雖然現在不可能,不過這份可能是遲早的事了。

而暮雲瞧著玉蘭如今是煞費苦心的鑽研這個,於是把自己的幾本畫譜和繡譜借給她回去揣摩,玉蘭欣喜不已,繡藝本來就是要不斷琢磨才回多有進益。果然不論什麼樣的技藝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

本來吧,暮雲原先想著將玉蘭娘倆今年不回娘家過年,就想著過年把她們娘倆接到自己家裏過年來著,但是被玉蘭給婉拒了,隻家裏過年的東西都預備好了,色色都是齊全的,就不去嫂子家添麻煩了。

暮雲見她這般堅持,就隨她的心意吧。剛好齊媽媽要送雲家村送東西,玉蘭想了想便跟著齊媽媽回娘家去看看。

……

這個年總的來過得有些平淡而寡味,舉國喪期,這個年自然不怎麼熱鬧。

不過轉過年去三月初就是春闈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各地舉子在正月底下就紛紛從各地趕到了京城。

尤其是溫家的宅子離文華書院和國子監都不遠,更是覺得周圍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大溪村今年也有好幾個人來京趕考。

溫廷舟也認識那幾個大溪村的舉子,於是幫他們租賃了房屋。

因著他日常還要當值,便請暮雲平日裏注意一下他們幾人。這種事暮雲自然不會拒接,於是她讓齊媽媽辛苦一些,多注意一下那幾個舉子的衣食住行,務必要讓他們覺得舒適妥帖。

也是來到古代以後,暮雲才漸漸適應這個時代的人對家族的看重和歸屬感。

大溪村雖然是個雜姓村,但是村裏最大的兩個姓氏一個是章,一個是南,這兩族人在溫家落戶大溪村時沒少幫助溫廷舟一家,因此溫廷舟對大溪村也是頗有歸屬感。

這幾人也很有禮,特意去拜謝了暮雲一番。

因著溫廷舟吩咐暮雲對他們自是盡心盡力的照顧了,但是春闈結果出來後,幾人都沒有考中,還是讓人頗有些失望的。

不過暮雲看那幾個舉子自己都沒太放在心裏的樣子,倒是覺得自己倒是白緊張了。

……

大轅朝的科舉,與曆史上的科舉有些類似但又有其不同之處。拜開國皇帝是個穿越者所賜,這裏的一個書生除了四書五經要考,算數、律法、農科等都占了很大的比重,也就是朝廷還是比較注重有實幹能力的人。

聽溫廷舟的法,大溪村的這幾個舉子四書五經上倒是沒什麼,但是能考中舉人的人家,資產都不會太薄,他們就是農科算數之上差了點。

如今大轅朝承平日久,這次參加春闈的足有四千多人,而最後選中的也不過是三百人,十不選一,比暮雲見識過的高考還要艱難的多。這還是朝廷控製了舉人的年齡,自前朝起朝廷就不允許超過四十五周歲以上的舉人參加會試,本朝也延續了這一規定,要不然來參加春闈的人怕是還要多上一倍。

不過借著這次春闈,暮雲的私房銀子倒是又豐厚了許多。

這幾年她自己的嫁妝田地和鋪子獲利都很豐厚,去年過了秋收後,暮雲盤點了一下自己的私房,竟然比成親時多了兩千畝地和兩間鋪子不,還落下了八千兩銀子。

她想著這銀子放在手裏也沒什麼用處,不如再拿出去置些產業。

而且她也是受到了玉蘭那處宅子的啟示,一個的一進宅子,買的時候不過四百兩銀子,租出去一年就能得五十多兩,不過七八年就能收回本錢,還白落一宅子。不管是哪個時代有錢的話投資房產還是很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