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理想與目標的心理定位
理想是人生談不完、道不盡的話題,是一個熠熠閃光的字眼,一個充滿激情的名詞。理想既不同於幻想,也不同於空想和妄想。
俄國的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理想作為一種思想意識,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集中表現。
目標是個人、部門或整個組織所期望的成果。夢想、理想通常是大目標的另一稱呼。
人生的目標應當是多種多樣,千差萬別的。那些異想天開者,企圖將所有人的理想整齊劃一,以顯示萬眾一心,顯然是極其荒唐,可悲又可笑的事情。第一節理想是照亮人生前程的明燈
人生理想是指我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人生觀的集中體現和核心內容。
理想是航燈,指引船舶航行的方向;理想是曙光,照亮夜行者的路;理想是沙漠中的一眼甘泉,讓幹枯的行者看到生的希望。理想是一把利劍幫你掃清障礙,理想是一盞明燈給你照亮前程。
1.認識人生理想的意義
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什麼樣的理想,就有什麼樣的人生。不同的理想抱負,決定著不同的人生軌跡。那麼理想對人生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1)指路明燈
如果把我們的人生比作在茫茫大海中航行,那麼,理想就是前進的燈塔,照亮人生的火炬。曆史上,許多傑出的人物之所以偉大,之所以為人們所敬仰,就是因為他們有崇高理想。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在“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地感歎中茫茫不知所然。像這樣沒有理想追求的人生,或是隻能為一已私利忙忙碌碌,或是隻能在有什麼浪頭趕什麼時髦中隨波逐流,或是隻能在“今朝有酒今朝醉”中消磨時光,終將一事無成。
(2)前進動力
我們的人生道路不可能萬事如意,一帆風順。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麵對困難和風浪,就可能喪失前進的勇氣,失去對事業的信心。
我們生活中常有這樣的情況:做同樣的工作,有的人堅韌不拔,不折不撓,最終能創造出成績來;有的人一遇挫折便唉聲歎氣,怨天尤人,打退堂鼓。究其原因,不僅僅在於意誌上的差異,更重要的是有沒有崇高的理想。
事實證明,偉大的目標必然激發起忘我的獻身熱情和無窮的拚搏勇氣,崇高的追求必然帶來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遠大理想所產生的巨大力量,是金錢和物欲的驅動作用所不能替代的。
(3)精神支柱
有了崇高理想,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才能既經受得住順境的考驗,也經受得住逆境的考驗;既經受得住成功的考驗,也經受得住失敗的考驗。不管別人怎麼冷嘲熱諷、說三道四,否認遇到多麼大的壓力和打擊,都矢誌不渝,不改初衷。
2000多年前的古人孟子說:生活富裕時不能驕奢淫逸,生活貧寒時不能動搖誌向,強暴麵前不能屈膝變節。要做這樣的硬骨頭,就必須有崇高的理想。
2.設計人生理想的方法
理想是我們人生前進的總方向,可是我們許多人卻往往因為找不到這個方向,最終徘徊不前,迷失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我們該如何設計自己的人生理想呢?
(1)想象人生
有很多的方法來設計理想的人生,但是最好的方法是想象當你真正知道所要的東西的內在和外在後,那是什麼樣子,你有什麼感覺。
(2)理想量化
可以很簡單地開始,想象在將來的某一天,例如:2020年1月1日,你正在做什麼。把日常的事情具體化:你住在哪裏?和誰在一起?這一天有多忙碌?你看起來怎麼樣?和他人在一起的時候你表現如何?你們的關係怎麼樣?
在你的設計中,人生中的方方麵麵都應該包括進去,如職業、朋友、家人、環境、健康、個人成長、金錢、娛樂、消遣,其他有意義的事物。如果你的人生中很有意義的部分沒有包括進來,再加一個類別或者替換一個類別。
(3)重視細節
一旦你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很有必要把每一個目標分解成更小的每一天的目標。例如,如果你希望明年是健康的,能把馬拉鬆跑下來,那麼你今天就去跟當地體育館簽約,開始有規律地進行,或者找到當地的賽跑團體加入進去,然後開始小規模的跑步活動,直至跑步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當然,要使夢想成真,不隻是做到身體鍛煉,為了達到健康的目標,你還必須要健康地飲食,睡眠好而且睡眠充足,能夠調節精神壓力等。
(4)現實起來
計劃後的生活遇到阻礙的一個原因是完全無法做到:當你把人生計劃的每一個大目標細分的時候,每一個類別都大得難以忍受。保持動力,不要苛求自己,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還在要求自己在每天30分鍾的時間裏完成4個小時的工作量,那麼不要沮喪,要現實些。你可能發現如果一天做一件事,就比你想的做得要快,並且可以超前於計劃找另外的一件事情來做。
(5)靈活起來
生活中的另一個討厭之處是沒有預料到的曲折:這就是要使你的計劃靈活到可以實施的程度。根據生活給你的條件,有不同的方法來做到靈活。
你要控製好你的計劃,而不是讓計劃來控製你。每月、每季度、每年的回顧對於保證計劃適應於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情很有用,這種預防係統可以幫助你用最好的方法預見和處理沒有預料到的情況。
(6)不怕改變
如果你要改變計劃中的某一部分,行不行?沒問題。隻要有必要,你多少次重新設計你的計劃都沒有關係,因為這是你的計劃。回到設計板前重新考慮,你可能會意識到改變其中的一點會影響到其他的部分,而不僅僅是改變這一點。
重要的是你要記住,這是你的人生,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如果重新設計也不理想,就想象一下你想成為什麼樣子,然後馬上開始行動。
(7)對己誠實
不管你計劃什麼,都必須適合於你,這點很重要。如果你把沒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和不想做的事情都納入到你的計劃,那麼你必須回顧一下你想要什麼,坦誠地接受你確實能夠完成預設行為的可能性有多大。
生活總在變化,你怎樣適應這些變化,在追求理想時你怎麼表現,這些對於實現想要生活的影響是有差異的。在實現夢想的軌跡上,不管生活給你什麼,擁有一個計劃都能使你有所準備。
人生的真正歡樂是致力於一個自己認為是偉大的目標。我們常說:“人生短暫,我們要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有意義的人生也就是用自己畢生的心血去實現那心中最美好、最遠大的理想。
貼心小提示
如果生活總在妨礙著你,你對能否擁有想要的生活喪失信心,那該怎麼辦?或者你連想要什麼也無從知曉,因為你對頭腦中的每一個想法都感覺不好,那該怎麼辦?你必須把比較基本的需要和生活中的實際情形記錄下來。
這種情況下,你需要一個顧問來幫助你理清生活中的方方麵麵,包括你沒有看到的和忽視了的。顧問能幫助你認識到你的真實價值所在,幫你指出怎樣把它體現在你的現實生活當中。
如果你真的打算找一個顧問,要看看需要什麼風格的顧問。大多數的顧問會提供一個免費的谘詢,從這個谘詢就可以在決定是否采用之前了解到他的性格和工作風格。第二節不要迷失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
幻想是指違背客觀規律的,不可能實現的,荒謬的想法或希望。由於它具有虛無性、飄渺性,所以人們不能迷失在這樣的虛幻之中。
否則會徒耗精力,事與願違,勞而無功。
例如,根據客觀規律辦事,努力種好田,爭取獲得最好的收成那是理想。而那些不想去種田,天天無所事事,遊樂終日,卻希望自己能一夜暴富,那是幻想。那些以為能通過拔苗助長取得好收成的想法也是幻想。
1.認識過度幻想的危害
我們許多人在遇到挫折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便脫離實際,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想象的世界中,企圖以虛構的方式應付挫折,獲得滿足。例如,我們小時候覺得處處受大人的限製時,往往會沉溺在“孫悟空式”的白日夢中,認為自己如果有72變的能耐,那就好了。對能力弱小的孩子來說,以幻想方式處理其心理問題,是正常的現象。
但如果我們成人仍常常采用這種方式應付實際問題的話,那就是問題了。特別是當我們將現實與幻想混為一談時,就淪為病態了。
理想化是幻想作用的表現之一。理想化是指對另一個人的性格特質或能力估計過高的現象。
當我們對父母理想化時,便樹立了一種典範並且確信自己同樣偉大。我們自傲地感受到,我們的父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我們的母親是最美麗動人的。理想化作用對我們的安全感有幫助,但會釀成虛幻的自尊,因為理想化作用帶有濃厚的自我陶醉色彩。
同其他心理防衛術一樣,幻想作用有其積極的一麵。比如他能使人獲得滿足感,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和鬥誌旺盛等。
但幻想作用也容易形成人的情緒陷阱,因為幻想作用往往通過誇大他人的優良表現,從而寬容自己對失望和挫折的反應,形成以他人的成就來代替自己的努力實踐的傾向。
若幻想作用嚴重的影響了您的正常生活,就請您及時到專業的心理谘詢機構,做正規的心理疏導。
2.克服過度幻想的方法
過度幻想讓我們沉湎於自己的思想中不能自拔,嚴重影響我們的實際行動,從而導致不能正常生活。
那麼我們如何克服不切實際的過度幻想呢?
(1)音樂替代法
專心致誌地欣賞音樂,可使你的心靈得到淨化,使你的過度幻想融入音樂的旋律,讓青春插上翅膀高飛,你便有了一個平靜如水的清醒頭腦。
(2)日記記錄法
寫下你的幻想和思念,你會發現,過度幻想隻不過是水中月、夢中花,它不過是使你的大腦稍事休息的小小插曲。除此之外,它對你隻是一個使你分心的夢境。不要糾纏於它,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你會發現你有能力控製自己。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人,不能生活在空想和夢幻中,日記可以使你學會約束自己,為所當為,即可使心情平靜。
(3)運動釋放法
要非常投入地參加到運動中去,還要做較激烈的運動,這樣會使人堅強自信起來,因為疲勞和汗水可以衝洗身心的內耗。當你吃飯很香,睡眠充足,精力充沛時,你就會感到不切實際的幻想隻不過是庸人自擾,都是多餘的了。
(4)專注興趣法
專注和成功感會使人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從事實際的活動,可幫助你擺脫虛幻和空想。
(5)朋友解圍法
觀察和感受你的朋友在做什麼,把你的苦惱說給你的知心朋友聽,朋友會給你新鮮的生活目標,使你走出自己苦思冥想的怪圈,就會有一個新的生活天地。
(6)心理谘詢法
如果以上方法收效不大,你就應主動向心理醫生求助。寫信、打電話或麵談都可以,千萬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折磨自己。對過度幻想不必自責,但也不要放任,生活就是這樣充滿矛盾。
貼心小提示
過度幻想是不好的,但是適當的幻想卻是非常有意義的。所以你不能因噎廢食,從此告別了幻想。從心理學角度看,幻想對我們心理健康究竟有哪些積極作用呢?
激發潛能。幻想的題材多為個人關心的事情,由於不受傳統思維形式限製,往往會迸發出意料不到的解決方案。美國心理學家彼特說:“想象力是解決問題的鑰匙,當人們百思不得其解時,‘白日夢’能為你提供答案”。
在經典藝術創作過程中,我們也常常見到幻想的影子,文豪巴爾紮克就常與他小說中的人物對話;作曲家勃拉姆斯也不止一次地說,隻有當他冥想時,構思才會不間斷地從腦海中跳出。
麵對現實。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言談舉止大都中規中矩,心理學稱此現象為“人格麵具”。而幻想往往超越現實,伴有一定的欣慰感,讓人們的心緒變得更寬廣。當人們沉浸其中時,現實世界變得很遙遠,我們也不由自主地進入了一種夢幻般的陶醉狀態。
平時由於受自尊、麵子的影響,人常常會欺騙自己,但在幻想中卻會直麵現實。因此幻想可以提供一個全方位看待自己心理、人格的機會。你可以根據幻想的提示,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行為方法。
但幻想畢竟不是現實,如果我們把大把時間都用來幻想,並以此作為逃避現實的手段,則顯然是心理障礙的表現了。所以,我們還應麵對現實,把幻想作為輔助手段,發揮其積極作用。第三節夢想是一個人心靈的翅膀
夢想,是我們心中最美好的願望,是我們心靈心靈中放飛的翅膀,也是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有夢想的人生是光明的,是精彩的,而沒有夢想的人生卻是黑暗的,乏味的。
夢想對於我們人生的激勵作用非常大,如果我們能夠把自己的夢想與現實結合起來,變成我們人生的目標追求,我們的動力就會更加強勁,也更容易成功。
1.認識夢想的意義
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夢想,不管這夢想是大還是小。有夢想的生活是多彩的,是奮發向上的。夢想是心靈的翅膀,前進的動力,是經過不懈的努力而變成的現實。
有了夢想,我們才更清楚怎樣去走未來的路,才會懂得珍惜轉瞬即逝的光陰,才會找到一個讓自己不停步,跌倒再爬起的理由。
夢想是我們人生的一麵旗幟,指引著我們的方向。能進也能退,苦中也可以作樂,酸甜苦辣應有盡有,皆因有夢想的支撐。
我們很多人在塵世間白走了一趟,因為不知道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我們來去匆匆,沒帶走什麼,也沒留下什麼。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快樂的,因為當時嘴裏的糖果、手裏的玩具就是我們的夢想,這些夢想容易實現,所以我們常常夢想成真。
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我們懂得了水晶鞋、南瓜車、七個小矮人,還有那起死回生的一吻都是畫夢的彩筆,它們可以在童話中大放異彩,卻難以在生活的書頁上留下痕跡。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夢想也由小變大,不再像兒時那樣容易實現,我們學會用另一種實際的方式來實現夢想,於是我們努力、奮鬥,每天辛勞地工作,弄得自己身心俱疲、精疲力盡後,發現夢想還是悠然地高掛在雲端,依然那麼遙遠。
夢想和現實總是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希望擁有美麗的外貌、健康的身體、智慧的頭腦、浪漫的愛情、幸福的家庭,這些或許目前尚未擁有,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它們的美麗,因為夢想的美麗,不在於能不能成為現實,而在於我們可以由著自己的性子,憑著自己的想法編出各種美麗的圖像寄存在腦中,所以夢想的意義是存在而不一定是實現。
用來實現的不叫夢想,叫目標。夢想之所以那麼美好,就在於它不涉及現實中的種種麻煩。
天天想著怎樣實現夢想,實現當然皆大歡喜,如果實現不了,夢想就變成了思想的包袱,非但一點也不浪漫,累死了也沒人同情,搞不好還被說自虐。
夢想是天上的星星,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摘的;夢想是寫意花草、潑墨山水,不是一絲不苟的建築圖,要的就是隨心所欲的糊塗勁兒,無形勝有形,貴在傳神;夢想是專屬自己一個人的快樂,因為別人無法奪去你的想法。
與其鬱悶的守著夢想,不如放開手把夢想輕輕放上天,手裏抓牢被牽著走的線,當撐不下去、沉不住氣時,抬頭望望高飛的夢想,然後繼續帶著一顆會做夢的心,真實地生活,認真地生活,踏實地生活,做人做事都剛剛好,這樣既美又真,不也是美夢成真了嗎?
2.實現夢想的方法
夢想是美好的,但夢想並不是永遠不可能實現,隻要你用心,夢想一定會成真。
我們該怎樣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呢?
(1)學會自我分析
首先一定要了解自己到底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人生目標是什麼?最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接著要分析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同時學習成功者的長處,不斷地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樣夢想實現的機會才會越大。
(2)要建立使命感
你來到社會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命感,擁有一個符合自己價值觀和人生意義的使命都是最重要的,當你把你的使命確立好以後,成功的機會才大。
(3)有明確價值觀
價值觀和目標夢想一定是要一致的,否則就很難實現,人的價值觀和思想都表現在行動上,有正確的價值觀,才會有好的行動力。
(4)尋找學習榜樣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學習的榜樣,你必須先跟第一名學習,你才知道,他為什麼能實現成為第一名的夢想。
(5)做好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