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成功與超越的心理境界(1 / 3)

第七章成功與超越的心理境界

美國傑出的成功學大師奧普拉在總結成功學定律時,用了三句話:“認識你自己”、“做你自己”、“超越你自己”。

認識你自己,即知道自己最擅長什麼,竭盡所能將其做大、做強,這是奧普拉的成功第一定律。這一步,考量的是智慧。

做你自己,即敢於有所為和有所不為,這是奧普拉的成功第二定律。它需要的不隻是智慧,更是勇氣。

超越你自己,這是奧普拉的成功第三定律,更是另一種境界。

由此可見,成功包含著豐富的內涵,它是我們每個人達到自己理想之後一種自信的狀態和一種滿足的感覺。並不是隻有成功人士才有成功感,成功建立在紮紮實實的實幹之上,並內化為人的一種祟高的精神境界。第一節正確地看待成功心理

成功就是實現自己有價值的理想,達到我們自己所設定的目標。是一種對自己所在做的事情的滿足感、自豪感以及愉悅的心理。

也許我們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是各不相同的,但成功都得付出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1.認識成功的本質意義

每個人心中都有對成功的渴望與追求,但對於成功的理解,則雅俗各異,仁智不同。

成功跟人生一樣,本來是沒有意義的,所有的意義都是人們賦予的。張三把自己能考上大學看做成功,讀博士的李四則不認為那是一種成功,他認為隻有找到一份高薪的能體現自身價值的工作才是成功。可見,成功對於每個人的意義是不完全相同的。

追究成功的意義的同時其實就是追問人為什麼要成功,世俗的成功無非就是名利雙收以及由此衍生出來其他的收獲,諸如親情,友情,婚姻等。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把名利雙收當做成功的標準,有的人甘願清貧一生,隻過恬淡、清靜、無憂的生活;有的人不求名不圖利,隻想完成自己的夢想;有的人隻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

你沒有理由認為別人的追求是無謂的,別人的成功是可笑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標準,這正是世界多姿多彩的表現,正是有了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事、各種各樣的活法,這個世界才顯得美麗和可愛。

假若我們大家千人一麵,個性一致,活法相同,恐怕沒有人願意活在這個世界上。

雖然成功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標準,但人們還是約定俗成了成功的基本標準。

在人類發展史上,有許多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科學家令人仰慕,他們因為實現了奉獻社會和完善自我的有機結合而成為真正的成功者,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世俗的成功就是擁有相當的名和利,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權威、尊嚴等,隻有這樣一個人才能有能力、有條件讓自己和家人過上相對寬裕的物質生活,有了物質上的保障,精神上才能真正獨立和自由。

從這個意義上講,通俗的成功也有一個標準,那就是是否擁有相當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並將這些財富應用於生活當中,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

如果我們隻想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做自己,隻願意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即使我們認為做好自己就是一種成功,那也是一種自私的成功。因為我們隻注重自我,不關心別人,我們很難融入人群,很難獲得團體的力量,很難得到社會的認可。

因此,沒有物質基礎的成功大都是虛妄的,自我的,短暫的,甚至是沒有意義的。沒有豐裕的物質基礎,我們就無法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養家,糊口,盡孝,幫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實,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也正在於此,成功的人有能力盡到自己做人的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失敗的則該盡的責任不能盡,想做的事情不能做。

由此看來,成功既是個寬泛的概念,同時也是一個內涵很小的概念,它的標準也即意義就是:一個隻有盡到了自己應盡的責任,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才算得上成功。

2.把握成功的心理定律

太陽的東升西落,地球運行的軌道,潮起潮落,月亮的陰晴圓缺,春夏秋冬的更替,一切都是那麼的有規律。其實在人類的心靈裏也存在著許多規律,然而卻很少有人了解它們。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心理定律,你可以應用它們在任何的領域裏。

(1)堅信定律

當你對某件事情抱著百分之一萬的相信,它最後就會變成事實。自信是習慣性的思想信念,如果我們經常存有失敗的念頭,你便已經輸掉了一半;讓信仰的力量和心安的感覺充滿心中,就是獲得的自信的秘訣,也是除疑惑、克服缺乏信心的最佳方法。

(2)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訴我們,當我們懷著對某件事情非常強烈期望的時候,我們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熾烈的願望可以產生行動的動力,這是偉大的成就所必需的,你能成功,隻要你的期望夠強大,信念夠堅定。

(3)情緒定律

情緒定律告訴我們,人百分之百是情緒化的。即使有人說某人很理性,其實當這個人很有“理性”地思考問題的時候,也是受到他當時情緒狀態的影響,“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種情緒狀態。所以人百分之百是情緒化的動物,而且任何時候的決定都是情緒化的決定。所以把握對方的情緒,是實現你成功的一個捷徑。

(4)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換句話說,當你看到任何現象的時候,你不用覺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現狀結果是你過去種下的因導致的結果。

(5)吸引定律

當你的思想專注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你吸引而來。

(6)重複定律

任何的行為和思維,隻要你不斷的重複就會得到不斷的加強。在你的潛意識當中,隻要你能夠不斷地重複一些人、事、物,他們都會在潛意識裏變成事實。

(7)累積定律

很多年輕人都曾夢想做一番大事業,其實天下並沒有什麼大事可做,有的隻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積起來就形成了大事。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災難都是累積的結果。

(8)輻射定律

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影響的並不隻是這件事情的本身,它還會輻射到相關的其他領域。任何事情都有輻射作用。

(9)相關定律

相關定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係,沒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獨立的。要解決某個難題最好從其他相關的某個地方人手,而不隻是專注在一個困難點上。

(10)專精定律

專精定律告訴我們,隻有專精在一個領域,這個領域才能有所發展。所以無論你做任何的行業,都要把該行業的最頂尖為目標,隻有當你能夠專精的時候,你所做的領域才會出類拔萃地成長。

(11)替換定律

替換定律就是說,當我們有一項不想要的記憶或者是負麵的習慣,我們是無法完全去除掉,隻能用一種新的記憶或新的習慣去替換他。

(12)慣性定律

任何事情隻要你能夠持續不斷去加強它,它終究會變成一種習慣。當然成功也是這樣,如果我們把成功的知識和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讓自己天天體驗,天天實踐。最終我們一定會養成高效的積極思維和積極行動的習慣,使追求成功變成生活方式。

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

(13)顯現定律

顯現定律就是說,當我們持續尋找、追問答案的時候,它們最終都必將顯現。

(14)需求定律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帶有一種需求。尊重並滿足對方的需求,別人才會尊重我們的需求。

(15)激勵定律

激勵就是鼓舞自己和他人並付諸行動,在整個一生中,你都起著雙重的作用;你激勵別人,別人也激勵你;激勵就是希望和成功的力量。

貼心小提示

這裏不是測試你的技巧,也不是向你提出什麼難題,隻是對自己的成功心理傾向作個剖析,使你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評價和估計。

下麵每個問題都有4個選項:A、非常同意B、有些同意C、有些不同意D、不同意。請認真回答每一個問題!

1、快樂的意義對我來說比錢重要得多。

2、假如我知道這件工作必須完成,那麼工作的壓力和困難並不能困擾我。

3、有時候成敗的確能論英雄。

4、我對犯錯誤非常嚴厲。

5、我的名譽對我來說極為重要。

6、我的適應能力非常強,知道什麼時候將會改變,並為這種改變準備。

7、一旦我下定決心,就會堅持到底。

8、我非常喜歡別人把我看成是個身負重任的人。

9、我有些嗜好花費很高,而且我有能力去享受。

10、我很小心地將時間和精力花在某一個計劃上,如果我曉得它會有積極和正麵的成果。

11、我是一個團體的成員,讓自己的團體成功比獲得個人的認可更重要。

12、我寧願看到一個方案推遲,也不願無計劃、無組織地隨便完成。

13、我以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為榮,但是我必須確定別人是否能正確了解我。

14、我的工作情緒是很高昂的,我有用不完的精力,很少感到精力枯竭。

15、大體來說,常識和良好的判斷對我來說,比了不起的點子更有價值。

現在我們來統計一下你的分數吧!

評分標準:

1、A:0分B:1分C:2分D:3分

2、A:3分B:2分C:1分D:0分

3、A:2分B:3分C:1分D:0分

4、A:1分B:3分C:2分D:0

5題至15題均為A:3分B:2分C:1分D:0分

你得了多少分呢?

0分至15分:成功的意義對你來說,是圓滿的家庭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不是權力和精神的獲得,因為你能從工作之外得到成就感,因此,可能不適合去爬高位,這個建議可以幫助你專注在實現自我的目標上。

16分至30分:也許你根本就沒想到去爭取高位,至少目前是如此。你有了這個能力,但是你還不準備作出必要的犧牲和妥協。這個傾向可以促使你尋找途徑來發展跟你目標一致的事業。

31分至45分:你有獲得權力和金錢的傾向,要爬上任何一個組織的高峰對你來說是比較容易的事情,而且你通常能辦得到。第二節克服成功後的貪欲

我們許多人並不是沒有成功過,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體會過成功。對於我們來說,鈔票永遠不夠,官位永遠不高,這種永不滿足的貪欲讓我們的成功變得遙遙無期,我們也就真的沒有真正成功過。

我們要知道,生活中的很多麻煩都是因貪欲而引起的。如果鎖不住自己的某些欲望,這些欲望就會令人變得貪婪,最終會損害自己。

1.認識貪欲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