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道(1 / 1)

武之道

村裏人尚武,喜耍拳腳,有習武之好。

這個榮耀是一代武術宗師葉昭瑛留下的。清末宣統年間,天下大亂,大戶人家的葉昭瑛,為日後守護家業,出外拜師習武。三年學成歸來,得不少武術精髓,後博眾家之長,自創葉氏拳法,獨立派係,經多年閉門苦練,終成正果,一舉成為方圓州縣聲名遠揚的民間武術大師。

葉昭瑛大師在村裏開辦武館,傳授技能,武德育人,一生收門徒數百,最得意的隻有三人,且同出葉族。大師兄葉明,二師兄葉亮,三師兄葉謙,三人得到師傅真傳,功夫相當了得。民國末年,葉昭瑛宗師仙逝後,本應由大師兄執掌武館,怎奈二師兄不樂,二人早有積怨,各不相讓,難得融洽。仨師兄隻好另立門戶,自辦武堂,廣收弟子,使葉氏拳法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

上世紀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熱播以後,各地習武者風起雲湧,拜師學習葉氏拳法者絡繹不絕,仨師兄門下的學員也越來越多,當然最多的還是大師兄和二師兄。當武術以經濟為主導,徹底變成商業運作的時候,習武的最高境界就變了味。為招攬學員,大師兄和二師兄的矛盾日益加深,以致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

一日,大師兄找到三師兄說:“你二師兄的為人你也清楚,自高清傲,到處嚼我的舌頭,惡意傷人,用意就是搞臭我的名聲,抬高他自己。我倆之間的糾結是沒法解開了,我決不能輕饒了他!”

三師兄問:“大師兄打算咋辦?”

“我要和他比武,當眾製服於他,讓他一輩子無屁可放!到時候你去公正評判,為我助威吧。”

三師兄思量道:“在兩位師兄麵前我自歎不如,從來不敢張揚。你倆之間的事情我更是不便插手,還是兩位師兄自行解決吧。”

大師兄翻看了三師兄一眼。

三師兄骨碌一陣眼睛,壓低聲音急忙說:“二師兄這人也真是,太不尊重大師兄了,您早該教訓教訓他啦。他糟踐人的言行多著哩,您知道的隻是皮毛啊。”

大師兄氣呼呼地走了。

隔日,二師兄也來找三師兄,說了和大師兄同樣的話。

三師兄不緊不慢地歎道:“我開門授徒,全是仰仗兩位師兄的威名,就我那兩下子,勉強維持不出洋相就不錯了。我自慚形穢,人少勢單,怎敢摻和兩位師兄的糾葛哩。”

二師兄不滿,氣惱道:“你就不能幫我助個陣?”

三師兄怯聲說:“您就別難為我了,我怎敢一邊倒呐。”

二師兄問:“你不相信我能打敗他?”

三師兄又一次眨巴一陣眼睛,壓低聲音說:“憑二師兄的功夫,他絕不是您的對手。他常以大師兄壓人,我知道您肚裏窩了半輩子委屈,這事不分個高低,二師兄您永無出頭之日啊。”

比武的日子定下了,地點就在村外的麥場上。那一天,大師兄和二師兄帶著各自的門徒上陣了,村裏人鎖門閉戶,老少出動,三裏五村的人也聞訊趕來,場麵相當壯觀。

三師兄耐心守在家裏,告戒自己的門徒,絕不能走出武館半步。

緊張的氣氛把兩位武術高手逼在了場子中央,比武開始了。因同出師教,年歲相當,套路相似,招法相近,幾十個回合下來,難分勝負。兩個時辰過去,兩人筋疲力盡,無奈中二人各自使出絕招絕技。大師兄瞅準時機,一個重拳擊中對手頭部,二師兄順勢一掌推向對方胸口。

二人慢慢倒下……。

比武結果,大師兄和二師兄被送進醫院療治,因二人傷勢過重,一直昏迷,久臥在病床上,再也站不起來。

後來,大師兄和二師兄的所有門徒,全部歸屬三師兄門下。一年後,大師兄和二師兄彌留人世之即,幾乎說出了同樣的話:“祖之訓,武之道,唯有三弟悟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