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橋·人(1 / 1)

店·橋·人

牛叔正趕上旺市,一擔頭茬韭菜賣完,腰包鼓鼓的。牛叔挑著籮筐,在縣城的街頭上走著樂著,不覺意摸到了一臉的拉渣胡子,牛叔想到了好去處。

在一家理發店門前停住腳,還沒放穩筐子,一個姑娘就問過話來,“理發?”

“嘿嘿,剃頭。”牛叔拍打著身子。

“買票?城裏麻煩事多。在家剃完頭,在剃頭劉的木箱裏板幾個零錢就中。”牛叔心裏想著。

坐穩,披罩衣。“要啥發型?”姑娘問。

“嗯?”牛叔扭頭一望。

“理啥式樣?”姑娘比劃著。

“不剃光就行。”牛叔弄懂了,心裏想:剛開春,這二指頭發留著,脫帽不易著涼。

洗頭、刮臉。姑娘有手藝,一邊做活,一邊還能和別人扯閑。“莉姐,你知道去下窪的路嗎?”

“出縣城西走,約摸十五裏,翻過黃土崗,過了三叉河,就到。”話從另一個轉椅上飄過來。

“咋不問俺哩,俺是鄰村。”牛叔心想沒有發話,怕刀子碰傷嘴唇。

姑娘把牛叔的頭收拾妥當,問道:“吹風不?”

“吹!”牛叔答得很幹脆。心想,吹幹了出門就能戴帽。

牛叔頭一回見這玩藝,嗡嗡一陣響,一股股暖風吹得人心裏潤和。村裏剃頭劉可沒這洋玩意。

完畢,牛叔舒坦極了,正要走,姑娘說道:“錢。”

“俺買過票了。”牛叔嘿嘿樂。

“吹風錢。”

“這也要錢?”

“城裏可沒白伺候人的事。”

“早知道,我這二指毛到外邊晾著去。”

“沒錢到這擺啥窮闊氣。”

“你……,多少?”牛叔憋紅了臉。

牛叔甩出一張票子悻悻地離去。

店裏傳來了姑娘們咯咯的笑聲。

山鄉春早。山綻出嫩青,水泛著亮暈。一個漢子沐著暖暖的陽光,躺在三叉河的草灘上曬太陽。“叮鈴鈴”,一輛嶄新的自行車,馱著一位打扮入時的姑娘,被三叉河擋了去路。姑娘下車歎氣,無奈隻好扛起車子,跳過一個小水道,又邁過一個小叉流,最後還是被三步叉擋住。姑娘不忍心脫鞋丟襪蹚冷水,就朝岸邊的漢子求話:“大伯,幫個忙吧。”

漢子聞聲坐起,抓起身邊的草笠扣在頭上,懶懶地挪步過來。“後退。”漢子說。

姑娘不解,卻也後退著。漢子搬起岸邊的一塊方石,扔在了河叉的正中,河水濺起一片雪白的水珠。姑娘感激地向漢子點點頭,扛起車踩著方石過了三步叉。姑娘向漢子說了幾句感激的話,正要離去,卻被漢子不熱不冷地喝住:“橋錢!”

姑娘一愣,“這也要錢?”

“鄉下的規矩。”

“多少?”

“十塊。”

“你……”,姑娘忿然,“我沒錢。”

“沒錢到鄉下出啥洋相?”

姑娘抬頭望去,那漢子如泥佛般穩坐在那裏,吐話如鎬觸石,自知纏不過,極不情願地甩下一張紙幣,就要離去。

“慢。”漢子站起來,彎腰從地上捏起那張錢,眯著眼端詳一陣,又扔到姑娘麵前,“鄉下的路,怕你以後還得走!”說罷,轉身離去。

姑娘猛然瞟見漢子頭上的二指短發,心中忽然咯噔一下,想喊,但終究沒喊出來,隻是拿著那張重重的錢怔怔地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