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3 / 3)

事實上,我們家的人是想讓侄娶同村姑娘蘭為妻的。蘭長得漂亮,個子高挑挑的,嘴又甜。蘭的父母通情達理。知根知底,都是鄉村的樸實人,婚姻成就,親鄰疊合,豈不好上加好。蘭對侄亦頗屬意。侄少年喪母。其父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不幸前年也病逝,侄失去家庭的溫暖,早早肩起生活的重擔,隻身前往南方打工。最初的日子裏,侄與蘭三天一個電話,五日一封信件,很熱絡。侄並為蘭在廣州也找了一份工作,讓蘭也去打工,但蘭父母封建保守,堅執不讓蘭去。漸漸的,侄電話少了,信也沒了,後便傳來侄與貴州姑娘好的消息,直到這次結伴返回舉行婚禮。這消息轟動了全村,鄰居們紛紛來家觀看,逗姑娘說話,想聽聽異鄉口音;春隻看著侄笑,笑久了也說一兩句別人聽不懂的話。村人既稀奇學問不深、家境貧寒的侄施了什麼手段,為鄉村引來遠方的姑娘,又遺憾姑娘容貌與蘭作比遜色幾許,私下議論侄娶了蘭豈不更為般配。

也是的,山野鄉村,幾無新聞發生。社會在發展,人們的通婚範圍理應逐步擴大,但偏偏村人一直喜歡嫁娶都在三五裏內,甚而同村,越近越好;為的胳膊連腿腿連筋,相互幫忙,有個照應。粗略計,十年間,彈丸小村即有15對通婚。娶外省姑娘為妻,小村亙古隻一例,娶的是四川女,由媒人引來,付了幾千元的介紹費。據說媒人原是意欲騙婚,但川女娘家住在深山,太窮,勞動強度又大,落在我們小村,自然條件好許多,於是就養兒育女,一心一意把日子過了下去。若論自由戀愛,娶親的路途之遙,當屬侄為最。

我曾私下問侄:蘭也不錯的,你怎麼就中意了春?侄一直強調說:春對他好。並舉了很多例子予以證明。我明白,失去父母之愛,又遠在異鄉,侄的那份孤獨和寂寞是難以排遣的;春也一樣,情竇初開,無所依傍,兩顆飄泊的心一經碰撞,就如火如荼地燃燒起來,還哪管它家隔千山萬水?

不少人認為,愛情的產生不在遠近。交通的便捷,信息的靈動,使人們扔掉筆,靠一個大拇指溝通。但實際上,距離隔開了肌膚之親,患莫大焉,長期的離別會使幹渴的心田枯萎,一旦有奇花異葩擠進來生長,很容易綻放。耳鬢廝磨,才能使情愛深厚持久。我理解侄的選擇。千裏姻緣一線牽,牽的還是情。

在侄的婚禮上,我念了兩副自編的聯語,衷心地祝福他們。

一曰:

打工巧遇打工妹

幸福農家幸福多

一曰:

南北聯姻大融合

中原喜開並蒂花

催促男人歸家

兩口子生活得久了,愛情開始淡化,婚姻變得疲軟,耳鬢廝磨不再新鮮,家的溫馨被乏味的鍋碗瓢盆碰撞,男人已懶得歸家。畢竟有太多的理由可以編造,外麵有太大的空間可供停留。這可急壞了女人,獨守空房,孤寂難耐,於是不怕把錢捐給移動公司,手機一個接一個地打,信息一條接一條地發,目的隻有一個:催促男人趕快回來!摸透了丈夫的性格,知道了他的心理,掌握了他的弱點,男人是會像綿羊一樣溫順馴服地趕快回來的;否則,欲速不達,事倍功半,甚至會引起丈夫反感,弄得夫妻關係緊張。

一日,與幾位風情少婦聊及“四十歲的男人不回家”這一話題,不想各有妙招製服自家男人:

“河東獅吼”打電話給丈夫聲震屋宇:為啥還不回來?是不是有了相好的?讓你的朋友聽電話?這個家你要不要了?你幹脆別回來了。再過20分鍾不回我去找你……

“柔情似水”打電話給丈夫盡顯柔情:你咋還不回來呀?我自個兒在家孤寂得慌,睡不著覺;我想你;別在外邊喝酒了,傷身體;晚飯我已熬好了,是你喜愛的紅豆大棗湯,等著你回來吃,快點,啊!……

“文采斐然”發信息給丈夫抒情詩一般:太陽落山了,鳥兒已經歸巢;路燈映照下的大街空曠了許多,多少窗口已寂然入夢;可是咱家的燈還亮著;親愛的,你這隻鳥該不該歸巢?……

“浪漫依然”發信息給丈夫天真浪漫:蝙蝠深愛著麻雀,求愛時卻遭到拒絕,蝙蝠大吼,為什麼?這一切都是為什麼?麻雀膽怯地說:“俺媽說了,長得黑瘦就算了,總喜歡晚上出去夜遊的男人都不是好東西!”——親愛的,你是不是那隻蝙蝠?

或曰:親愛的,你知道氣質優雅,漂亮大方的俄羅斯姑娘為什麼不願嫁給俄羅斯男人,而願下嫁中國男人?因為中國男人聰明義氣,體貼入微,愛家不花心。我雖沒有俄羅斯女人的美貌,但我愛你的也正是“愛家不花心”,那麼你還在外邊轉悠什麼?

果然,怕老婆的丈夫對河東獅吼唯唯諾諾,趕快回家;掉入柔情似水精心布置的溫柔陷阱的丈夫自我陶醉,甘願束手就擒;慶幸覓得知音,與“文采斐然”兩情相悅的丈夫會心一笑,歸巢棲息;那隻夜遊的蝙蝠亦飛回窩裏,麵對“浪漫依然”信誓旦旦說他真的是愛家不花心。

當然,情要恒久,戲應常新。電話和信息的內容不斷地變幻,味道會愈醇厚綿潤,二人才更琴瑟和諧,愛情恒久。到了五十歲、六十歲的年齡,憑女人再怎麼放飛,男人他也飛不起來了。

把婚姻等同於愛情

婚姻與愛情是兩碼事。愛而生情,便想擁有,這是婚姻的基礎。但常常是婚前愛得死去活來,誓言說,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也不與君絕。然未過多久,就分道揚鑣,視同路人。這便有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的感慨,這便是婚姻是圍城的箴言。

把婚姻等同於愛情,是初涉愛河而尚未踏入婚姻殿堂的人的一種美好向往。所有的愛情都是美好的,大部分婚姻卻都充滿著遺憾。愛情永遠比婚姻聖潔,但婚姻卻又比愛情實惠。在愛情的日子裏,陽光格外明媚,心情格外舒暢,但是在婚姻的日子裏,天空卻總是陰沉沉的,好像感覺不出四季的變化。對愛情的期望值愈高,對婚姻的失望便愈大。愛情是愛而不見搔手踟躕,是心有靈犀一點相通,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而婚姻是柴米油鹽,是扶老攜幼,是細碎而又枯燥的日子。人們期望著愛情的果子一旦成熟,用婚姻來珍存,但往往是不知不覺間便失去了當初的甘甜,有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感覺。

愛情是花朵,婚姻就是果實。然而愛情若是果實,婚姻卻不是裝果實的盒子。愛情是一種不忍釋手的留戀,婚姻是一種不合適意的選擇。雖然不合適意,更多時候也得將就著把這雙婚姻的鞋子穿在腳上,把日子慢慢丈量下去。

不要把愛情看得過於莊嚴或者神聖。不要把婚姻看得過於幸福或者美滿。人生的道路哪個不是坎坷崎嶇?人生的航船哪個不是風浪迭起?愛講求心弦的彈撥和顫動,但有情人常常不能成為眷屬,這便有了無數的千古悲情絕唱。婚姻講究的是一種緣,千年修得共枕眠。愛情一旦涉過婚姻的獨木橋,情緣結就同心,則需要慢慢地磨合適應,需要相忍相讓、相扶相攙,若實在不能同在一個屋簷下了,豈不成了孽緣。

婚姻需要互補。男外女內,男耕女織,男的剛毅,女的溫柔,男的粗心,女的細心,所謂剛柔相濟。二人若都是芝麻掉到針鼻兒裏的性格,豈不惺惺相惜,守財奴一對,是沒幾個朋友願意結交的。一個大方不拘,揮霍無度,就要由另一個精打細算者去鉗製。性格上的差異其實是婚姻穩固的一塊基石。人們期望門當戶對,郎才女貌,似乎天造地設,才算完美無缺,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婚姻卻往往鳳毛麟角。更多的婚姻是外人看似不般配的婚姻,說某某是一朵鮮花開在牛糞上。但任憑別人怎麼品評,鮮花隻要能夠怡然自得的開在牛糞上,鮮花便不算開錯了地方。起起伏伏是生活,家庭奏鳴曲也難免會彈出不協調的音符,但弦不斷,情未了,難怪人們總慨歎:這兩口子,真是彎刀對著瓢切菜,抑或說一個生的配個焦的。也是,愛情的密碼很好破譯,婚姻的隧道尚需費力穿過!

無論日久生情,抑或一見鍾情,愛便愛她的一切,包括缺點。一旦決定兩相廝守,也便要包容對方的一切,包括缺點。婚姻雖然不等同於愛情,但心理上應調節到最佳狀態,把婚姻與愛情等同起來,這樣才會使兩個人的生活變得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