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對沈幼薇更無同情,聞言笑笑:“父親自是比我們有見識,不過這事兒傳出去怕有損語遲的名聲,不若給二娘的那些陪嫁換個名目,再計到語遲的陪嫁裏。”
沈正德毫無異議地點了點頭。
白氏又問:“大娘子的及笄禮,您有什麼想法嗎?”
沈正德咧嘴笑:“大,排場越大越好。”他要讓全京城瞧不起他的人瞧一瞧,他的親閨女嫁給了一位親王!
白氏就怕他作妖,勸道:“妹妹才得聖上賜婚,咱們家本就風光已極,高調太多難免引人非議,這及笄禮委實不必太過張揚,當然也不會委屈了妹妹。”
沈正德想了會兒,艱難地點了點頭。
白氏抽出三張紙箋:“這是及笄禮過後的三個吉日,您幫著挑一挑,看哪個吉日合適。”
沈正德想也沒想就指了最近的一個。
沈語遲年紀也不小了,白氏就沒再說什麼,繼續商討起婚禮的細節來。
要說成親這事兒,沈語遲作為主角能參與的反而不多,都是由家裏人一手操辦的,聖上一下賜婚的旨意,宮裏就派了兩個教習女官到沈家,前來教導她宗室的規矩和禮數。
這兩個女官都十分和氣,先讓沈語遲把日常坐臥行走的禮數演練了一遍,兩人看後都有些訝然:“姑娘這禮數是誰教的?”
沈語遲愣了下:“額...我家原來一位姓裴的先生。”她禮數才藝都是裴青臨一手教導的。
女官帶了些讚歎,笑道:“您家請的先生真正懂行,教出來的禮數也規整極了,一舉一動皆是按照宮裏的規矩,就是我來教習,也未必能教的這麼好。”
沈語遲:“...”
合著裴青臨早就開始搞養成小媳婦兒啦?!個不要臉的!
不過她有先前的基礎在,接下來的學習就輕鬆許多,沈語遲沒怎麼費力就進步神速,女官回去稟告景仁帝的時候都是交口稱讚,景仁帝一顆老心總算放下了些。
沈語遲這些日子除了學習規矩,就是準備及笄禮,鄴朝的及笄禮規矩和前朝不同,前朝女子滿十五歲就能及笄,鄴朝是女子定了親才可以行及笄禮,行完及笄禮才能出嫁,哪怕你二十歲都沒定親,那也是不能及笄的。
轉眼及笄禮便到了,大婚將至,裴青臨反而不方便見她,隻是當天派人送了一對兒芙蓉玉簪子過來。
這簪子通體瑩白,雅光照人,簪頭雕成盛放的蓮花,一段的殷紅在簪頭暈開,從殷紅漸變至淺粉,更難得的是這簪頭一點殷紅居然是這玉上天然帶的,實在稱得上天工造物,美妙絕倫。
白氏特地叫了相熟的夫人給沈語遲插釵,又請了平時跟沈語遲玩得好的小姐妹做讚者,及笄禮行至一半,沈語遲剛挽好頭發,外麵突然有人報道:“和柔公主到!”
這話一喊,屋裏前來觀禮的都怔了怔,和柔公主回京之後一向深居簡出,平常幾乎不露麵,她和沈家無甚交情,沈家也沒有邀請她來觀禮,和柔公主怎麼就過來了呢?
白氏對沈幼薇更無同情,聞言笑笑:“父親自是比我們有見識,不過這事兒傳出去怕有損語遲的名聲,不若給二娘的那些陪嫁換個名目,再計到語遲的陪嫁裏。”
沈正德毫無異議地點了點頭。
白氏又問:“大娘子的及笄禮,您有什麼想法嗎?”
沈正德咧嘴笑:“大,排場越大越好。”他要讓全京城瞧不起他的人瞧一瞧,他的親閨女嫁給了一位親王!
白氏就怕他作妖,勸道:“妹妹才得聖上賜婚,咱們家本就風光已極,高調太多難免引人非議,這及笄禮委實不必太過張揚,當然也不會委屈了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