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創造法
根據科學教育內容要求,指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象,獨立或協作完成某種科技作品(或設想),即模擬創造法。這種教學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應該是“創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教育學生敢於想、善於想、勇於實踐;要多欣賞,勤鼓勵,耐心幫助學生。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理由傷害學生純真的心靈和創造的熱情。
如在教學《漫畫仿生》一課時,教師讓學生把某種生物的某種功能和本領與日常生活的需要聯係起來,提出一些發明創造的設想,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大膽發言,有的說“我想發明一種測溫筆,筆芯在不同的溫度下會改變顏色,根據顏色的變化,測知物體的溫度。”有的說:“我想發明一種變色、調溫服裝,一年四季都能穿,很方便。”……
學生發言多種多樣,甚至異想天開,顯示出非常強烈的創造欲望。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應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引導。學生獨特的想法得到尊重,得到表揚,能使他們享受到成功的樂趣,有利於促進學生創造性地發揮,創造意識得到有力強化,有一部分學生動手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運用模擬創造法開展教學活動,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鍛煉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又能夠通過創造、設想的全過程,全麵檢查考核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水平。科技課上的創造技法課,除了采用模擬創造法,還采用創造性探討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暗示教學法
教學中運用人的無意識記憶,把人的理智活動和情感活動統一起來,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不知不覺得到學生到知識的一種方法。暗示教學法的關鍵在於組織和創造學習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彩用一係列的暗示手段,如,優美的學習環境,輕鬆舒緩的音樂、節拍、抑揚頓挫的配樂朗讀、逼真的情景的創設,演生動有趣的短劇,讓學生參與到活潑的遊戲中,這樣,學生有良好的情感體驗,適於引發學生無意識學習的潛能,調動學生全部的身心活動,把把有注意力誘導和集中到所學的內容上,造成一個最佳的學習心理狀態,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超強記憶能力,最有效地掌握教學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如教學《孔明燈》一課,教學開始,教師讓學生邊聽故事邊欣賞圖畫,學生都是故事謎,特別喜歡聽,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孩子們,他們仿佛看到了1000多年前諸葛亮發明孔明燈,利用孔明燈的情景,不知不覺中了解了有關孔明燈的一些知識,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研究孔明燈的興趣。
這樣運用暗示教學法,把知識教學融入故事中,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把兒童的好奇、好動、好玩和探求知識的強烈欲望,引導到對科學知識的熱愛上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另外,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經常組織“接力賽、奪紅旗、辨論會、科技活動遊戲、科技活動展覽、科技知識競賽”等富有激勵性的活動,使學生在競爭的環境中學習、鑽研、思考、探索、交流,培養了他們互相激勵、敢於競爭、不甘落後、永不滿足、力攀知識高峰的思想意識。創設這樣的環境不但使思維暢通,而且會富於創造,對於培養學生理解、表達、動手、想象、創造等能力也均有好處。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除采用以上五種方法外,還可采用常用的講授法、實驗法、演示法、發現法、觀察法、比較分類法等教學方法。通過以上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4.抓住學生的特點教授科技課
在科技課教學上,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心靈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
知識教學更加生動有趣
俗話說:“理隻有一個,法卻有千萬。”在現代科技教學中,要抓住低年級年齡小、愛玩、愛動、好奇心強等心理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玩”中學、“想”中學、“用”中學、“做”中學,以取得好的效果。例如《小蝌蚪》一課中對於蝌蚪成長為青蛙的過程的教學,如果教師隻是平淡地講小蝌蚪是先長後腿,再長前腿等等,那學生隻會覺得枯燥無味,沒有多少興趣而言。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充分利用小學生愛聽故事的天性,將有關蝌蚪生長特點的知識傳授融進《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中,使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了解到小蝌蚪是怎樣一步一步成長為青蛙的。課下每個同學都會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都能說出小蝌蚪是“先長後腿—再長前腿……一步一步成為青蛙的。”再如教學《垃圾》一課,為了使學生養成不亂扔垃圾,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教師運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開展了“垃圾和我”活動。讓學生分別扮演也媽媽、小學生、居民等,彙報在產生垃圾、處理垃圾等方麵所做的工作,學生學習興趣十分濃厚,大膽設想,表演自己的“絕活”。最後,教師又將本課中與學生共同探討學習的知識要點編成一首六句兒歌,兒歌合轍押韻,淺俗易懂,學生讀起來琅琅上口,很有情趣。學生在讀背中進一步鞏固並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這種教學方法設計抓住了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積極狀態中,不僅牢固地掌握了所學知識,增強了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初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學生參與更加積極主動
心理派代表人物布魯納曾說:“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參與學習活動是學生求知過程中的心理需要,符合兒童好玩、好表現的心理特點。隻有創造機會,讓學生真正參與學習活動,才能切實增強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等主體性品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例如:教學《空氣》一課,為了讓學生知道空氣是什麼樣的物體,教師讓學生每人帶了一個方便袋,讓學生把方便袋在空中兜了一下,方便袋便鼓起來了。學生好奇:“方便袋怎麼鼓起來了?”一個個皺起了眉頭。教師借此告訴學生“空氣的存在”。並鼓勵學生自己再想一些辦法來證明空氣的存在。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驗,積極性很高。在此基礎上,又啟發了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有重量的氣體。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觀察,參與了整個認識過程,不但使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還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和提高。
讓學生參加學習活動應麵向全體學生,人人參與教師指導絕不可“越俎代皰”,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獨立獲取的知識,教師要多給學生一點思維的時間,讓學生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獲取成功的體驗,這對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學生創造的意識更加強烈
現代科技課需要學生機智、巧妙、創新、獨特的思維參與,而學生的這一思維活動同環境、氣氛、情感、興趣等因素有著密切的聯係。對小學生來說,寬鬆、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能激發求知欲望,增強探索的勇氣,而且會幫助他們開拓新思路,引發創造靈感。教師應積極探索創造這種課堂氣氛的方式、方法。在教學中要本著我鼓勵、多啟發的原則,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多給學生發表獨特見解和發明創造的機會。學生的創新想法或做法無論多麼荒唐、幼稚都不能嘲笑,反之要給以鼓勵和表揚,以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創造的熱情,發揮創造性。例如:科技活動“改造玩具”一課,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如何改造玩具”,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大膽發言。有的說“將我的布娃娃改成會叫的娃娃”,有的說“將我的飛機做成會飛的小鳥”。學生發言多種種多樣,甚至異想天開,顯示出非常強烈的創造欲望。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給予了肯定和引導,學生獨特的想法得到了極大的尊重和鼓勵,使他們極大地享受到了成功的樂趣,有利地促進了學生創造性地發揮,創造意識得到有力強化。
5.語文教學中的科技教育
語文教育要以學生為本,著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教語文千萬不能隻重視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對學生的培養。《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提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含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麵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未來社會必定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我們的學生如果不具備科技素養,那麼,他們將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甚至有被時代遠遠拋在後麵的危險。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把語文閱讀教學與科學教育相結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含量。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學知識,練習語言文學技能的同時,接受科學教育的感染和影響。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寓語文基礎教育於廣闊的科學世界中,還可以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研究事物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也為語文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找到新的生長點。